永发信息网

走进国学,亲近孔子,家长感言怎么写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1 05:46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4-20 18:35
走进国学,亲近孔子,家长感言怎么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4-20 19:44
国学的深刻和广泛需要我们一辈子去学习、去感悟。国学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涉及诸子百家的典籍,是一门心性之学。让我感到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对于教学方面呢,孩子们能从中学到的益处也很多,包括孩子为人处事的导正,知识的积累等等。
一、借“国学”知识的教学,教孩子学礼、懂孝。
《三字经》运用了大量历史典故,言语简练,意义深刻——“昔孟母,择邻处……”“养不教,父之过……”当我们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顾此失彼,茫然失措时,这些古老的语言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相信一个从小就能对“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耳熟能详的孩子,一定能讲礼貌
,尊敬长辈的。在今后的岁月中不会对亲人、对社会冷漠无情,会有着美好的情操和积极进取的心态。
《弟子规》中“孝则弟”更是以“孝”的意义为主题,教给孩子们如何为人子,为人女。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年六一,学校为六年级毕业生组织的一次活动。活动之前那些孩子还淘气顽皮不遵守纪律,当听到耳边响起《懂你》这首歌时,操场上慢慢沉静了下来,所有人各自思考,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孩子们不再调皮的笑了,抽泣哽咽充满了整个校园。在操场上观礼的我,感同身受,并思绪万千……为人师的我也是仅仅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而已,至于他们二老爱吃什么?爱做什么?烦恼又是什么?爸妈养了我几十年了,我却从未主动去关心过。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顺的孩子啊……虽然这只是一群纯洁无瑕的孩子,但那次活动对他们的触动却并不比我们成年人少。父母的生养之恩,我们难以用语言去表达,“孝”这个字的真正意义需要用行动和心灵去体现。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会让我们心里充实、愉悦。
二、借“古典诗词”的教学,引孩子感悟文学。
古典的诗词,国学中的一朵奇葩。她引领着我们倾听一段段经典,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后动人的历史画卷。我们读着这些文字,与文字同喜、同悲……诗词中可以表达人的任何感情。比如:友情、亲情、思乡情……只不过,诗比人的感情多了一份惆怅,少了一份悲切。李白写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说桃花潭水数千尺深,但还不及汪伦送给我情谊那么深。你看,诗句恰如其分的用夸张、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和汪伦深厚的友情,是不是很妙?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在遥远异乡的我,知道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每个人都插戴着茱萸,却唯独少了我一个人。王维很容易就将思念亲人的心情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呢?而思乡之情,我们从小就开始背诵它了。“举头忘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从圆月联想到故乡,真是妙不可言!
三、借“国学”知识的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手捧一卷古籍,凝神静气,神交古人,心飘万里,那是何等的怡然自得,何等的心神俱醉!每读一本,自己的知识库里又补充了新的血液。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又多了一份了解、少了一份无知,如若在和学生交流时被学生问到相关知识,更少了一份面红耳赤的尴尬。
老师为了在“国学经典”教学中把课讲好,达到较好的效果,一定得多花时间静下心来读经典。潜心的阅读和刻意的积累,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远离浮躁,更加具有人格魅力和智慧,还能有利于我们在课上、课下,有意、无意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教育发展保持旺盛的朝气与活力。
老师自身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自己的谈吐间流露出的文化气息会自然地辐射到学生身上......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