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镇巴宣纸是什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09 02:53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11-08 07:25
镇巴宣纸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11-08 07:33
宣纸--书画用纸。产于安徽宣州泾县,在宣城集散而得名(今安微)。用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纸质治白、绵密、柔软,经久不变,不易生蚀,便于长期存放,是我国主要的书画用纸。分特净、棉料、净皮三大类。存生熟之分,“生宣”经过煮锤或上蜡后称“熟宣”,几层合一加工制成,坚润似玉称“玉版笺”。

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誊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被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

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说起宣纸。接触过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文房四宝里有它一席之地,绘画书法、刻板印刷、装裱衬垫……样样少不了它。可以说它的问世是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历史的一大贡献,而它自身又是厚重的传统文化载体。

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乾符年间,据《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七四三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宣城郡一地献纸尤为精美。  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宣纸以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的品质,赢得了“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美誉。又因其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不腐不蠹的特性,被称为“纸寿千年”和“纸中之王”。宣纸之所以具有如此卓绝的品质,是因为其独特的原料、工艺。其制作过程,零零总总有20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至今仍然都是手工劳作。  自唐朝以来,文人雅士就与宣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欧阳询、颜真卿、张旭、李伯时等书画大家,还是南唐后主李煜、明代的世宗和高宗皇帝,都对宣纸爱不释手。

宣纸往往以书法绘画载体的角色而流传于世,纯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纸品并不多,传世的宣纸精品往往是在寓藏于用之中得以保存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酷爱诗画,曾特制“澄心堂纸”,十分精美,自南唐以后代代视为珍品,身价百倍。也正是由于宣纸收藏的寓藏于用,目前市场上清朝以前的名宣已经基本绝迹,就是清初的“清水加重冷金”纸、“淳化宣御制笺”和清代康熙年的“高丽纸”、乾隆花纹笺、清中期的“玉版宣”、清末“露皇宣”等也已成稀罕之物。这几年在拍卖会的预展上偶尔能见到的宣纸大都是晚清及民国年间的产品,其价格也多每张以万元、数万元计。  受寓藏于用的制约,宣纸收藏市场一直是一个冷门。历史上古旧宣纸的交易往往是可遇不可求。史料印证,清朝琉璃厂有少量古旧宣纸面市,也是在“文房四宝”之列;崇文门外的“鬼市”上,可以寻觅到南纸、宋纸,购买者不是为了自用,就是为求大家书画所用,还有的就是为了书画作伪了。

宣纸收藏寓藏于用

与一般意义上的收藏品不同,宣纸的收藏不仅体现在藏品自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上,更体现在始终蕴涵着的使用价值上。这种使用价值,随着收藏时间与日俱增。因为上乘的宣纸在存放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吸附水分和干燥,品质会更加独特,润墨染色会收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11-08 07:45
纸张的一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