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失眠了到底要怎么办?医学上的科学上的都没用!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2 13:37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5-01 19:21
失眠了到底要怎么办?医学上的科学上的都没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05-01 20:46

  跟心里生理压力太大都有关系    自己要自己身体了    另外  不能吃安眠药  

1.安排规律生活

  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贮储,睡多了无用。

  2.保持适度运动

  每天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藉以灵活身体各部器官。惟剧烈运动,睡眠前应尽是避免,有人想藉睡前剧烈运动,使身体疲倦而后易睡,是错误的。

  3.首先建立信心

  对生活中偶而遇到失眠经验,不必过份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甚大,本文中曾引述案例,连续200小时不睡者,仍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自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偶而失眠之后,如不担心失眠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失眠之后愈担心会再失眠的事,到夜晚就愈难入睡。

  4.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即使明天要参加考试,也绝不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5.使睡床单纯化

  养成睡床只供睡眠用的习惯;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打电话,不在床上看电视。因为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时,常常破坏了自己定时睡眠的习惯。

  6.设计安静卧房

  尽量使卧房隔离噪音,而且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

  7.饮酒不利睡眠

  不少人对酒产生误解,误认饮酒有助于睡眠。固然,酒后容易入睡,但因酒所诱导的睡眠不易持久。酒气一消,容易清醒,醒后就很难入睡。而且酗酒者容易导致更严重的窒息性失眠。

  8.睡前饮食适度

  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进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食物,有助于睡眠。过饱对睡眠不利;而咖啡、可乐、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尤不利于睡眠。

  9.忌服安眠药物

  失眠者切忌未经医师处方,即自行购用安眠药物。即使明天要大考,一夜失眠也不一定影响成绩。而安眠药虽能使人入睡,但第二天药后的副作用,反倒对人身心不利。

  10.失败后的作法

  如以上建议不能生效,建议你仍保持定时上床的习惯。如实在无法入睡,即起床做一些最不令人烦心的活动。此时不宜使身心过劳。如想用伏地挺身之类活动,企图使自己由疲惫而睡眠,效果将是适得其反。

  另外补充一下,解决失眠这个问题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大家一定要切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5-01 22:55
1.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优良的医学道德规范的制定和实现的科学,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交叉的学科,是认识、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科学。随着该学科的迅速发展,其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医学伦理学已经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医学伦理学发展到今天,基本经历了医德学、近现代的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对当今医学伦理学产生巨大影响的是生命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具有以下3个显著的特征: (1)实践性:医学伦理学是与医学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来源于实践,是对医学实践中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概括和说明,是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形成、发展的,而来源于医学实践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又对医学活动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医学实践既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动力,又是医学伦理学的目的和检验医学伦理学理论正确性的惟一标准。 (2)继承性:弘扬伦理道德是医学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是贯穿医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救死扶伤"、"为医者仁"等伦理道德原则为医学工作者自觉地继承、恪守,在医学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 (3)时代性:医学道德伴随着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医学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诊治疾病手段的进步,而且表现为医学道德的进步。与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相对应的伦理原则的制定是医学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志。任何时代的医学道德都与特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都为解决该时代的具体问题而存在。在古代,为妇女堕胎被认为是违反道德的,在当代,为维护社会和妇女自身的利益开展的计划生育手术则是道德之举。医德原则、医德规范、医德评价、医德教育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不能脱离时代。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为医学的发展导向、为符合道德的医学行为辩护是医学伦理学的任务。 2.医师应是道德高尚的人 "医乃仁术",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 医务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任务。医学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但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直接相关,而且与医师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历代医家都认为,道德高尚是医师角色的重要特征,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医生。 自古以来,重视人的生命是医学界的美德。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篇中就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还指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认为一个好的医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对医术的"精"和对患者的"诚"。只有具备"精"和"诚"两个基本的素质,才能成为"大医",才能成为"仁者",即医术精湛、医德高的医家。 我国古代医生择徒甚严,曾明确提出"非其人勿教"。晋代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在西方,则有学医期满,按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的传统。 医师角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与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的。林巧稚、赵雪芳、王忠诚、吴登云等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医师既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代表,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榜样。 3.医学实践的道德内涵 道德作为医学的本质特征蕴涵在医学实践之中。一部医学史,是医务工作者奋不顾身地与疾病斗争、认识疾病、不断战胜疾病的历史,是医务工作者无私地为病人解除病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历史。医务工作者献身于医学事业,崇高的道德境界就体现在他们所从事的具体的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医学活动之中。这个网站你可以看看 http://www.59165.net/papers_html/2008112/20081121927588_1.html
  • 2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5-01 22:29
运动能有效治疗睡眠障碍,解决多梦的困扰。

白天多运动,睡前醒来试试这两招,能调节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效果不错,坚持会受益的!!!

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凝。调节呼吸,气血通畅,经络通畅了,一切就好了。冬季养生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春季养生,早卧早起,锻炼身体。中午少睡一会足够。

子时(晚上11~1点)和午时(中午11~1点)都是阴阳交接的时辰,晚上子时阴盛至极,开始阳升阴降,中午午时阳盛至极,开始阳降阴升。中医养生注重睡好子午觉,可以健康长寿。

教你一招,调节呼吸法——也叫呼吸吐纳法。

呼吸的方法有自然呼吸和正呼吸两种:

第一自然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因为在呼吸时,一呼一吸,必须都能达到下腹部。在吸气时,空气入肺,充满周身,肺底舒张,抑压横膈膜,使空气下降,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气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可见呼吸作用,虽与肺叶有密切关系,但它的伸缩,常须依靠下腹和横膈膜的运动,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使血液循环流畅。我们不但在静坐时,须用此法,实际上,不论行、住、坐、卧,应该随时使用。关于自然呼吸法的调和方法如下:

(a)、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横膈膜向上,胸部紧窄,肺底浊气可以挤出。

(b)、吸息时 , 从鼻中徐徐吸入新鲜空气,充满肺部,横膈膜向下,腹部外凸。

(c)、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渐渐细长,达于下腹。

(d)、呼吸渐渐静细,出入很微,反复练习,久之自己不知不觉,好像无呼吸的状态。

(e)、能做到无呼吸的状态,那末没有呼息,也没有吸息,虽有呼吸器管,好像不必用它;而气息彷佛从全身毛孔出入,到这一步,可以说达到了调息的极功。不过初学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须听其自然。

第二、正呼吸,这一方法,主张呼吸宜细长,宜达于腹部,以及使横隔膜上下运动等,都与自然法,没有两样。不过呼吸时腹部的张缩,完全相反。因为反乎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关于正呼吸的调和方法如下:

(a)、呼息宜缓而长,脐下气满,腹部膨胀,胸部空松,横膈膜驰缓。

(b)、吸息宜深而长,空气满胸,胸部膨胀这时脐下腹部收缩。

(c)、肺部气满下压,腹部收缩上抵,这时横隔膜上下受压迫,运动更为灵敏。

(d)、在静坐时,呼息及吸息,宜极静细,以自己也不闻其声合宜。

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不一会就会睡着。 睡眠质量好了,一切就都OK坚持,你会受益!

物我两忘,无欲无求,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心静就是真功夫!

还有一招,腹部按摩法。

睡前用手心按摩腹部。方法是单手手心贴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和逆时针各按摩相同的圈数,直至手掌心感到热,累了可以换另外一只。做的同时并配合深长的呼吸,一定要静心!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按摩上。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消化和提高肠道的吸收功能,并同时起到女性保健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坚持吧,你会受益一生!

用过的都受益了!!!

  • 3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5-01 21:42
失眠其实是生物钟调节不当的过,晚上失眠白天瞌睡,失眠一般是轻体力的劳动人民,因此你需要适当的运动释放心理压力,也不用喝药像我去学校就失眠回家从不失眠,家里太累了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 4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5-01 21:36

其实失眠主要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这才是最重要的!药和食物只能辅助!治标不治本!这是我多年医学上面的总结!下面是我对失眠的治疗提供的一些方法!您不防看看,希望能有效的帮助您克服失眠...

 

 

克服失眠的心理调适方法:
一、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三、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四、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五、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六、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七、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另外,对于部分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地配用安眠药或小剂量抗焦虑、抑郁剂。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失眠偏方

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龙眼肉、陈皮各10克,炙黄芪12克,炒枣仁15克,首乌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失眠心脾两虚证。

一.经验方

1.按摩穴位治失眠

按摩一组穴位: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按摩次数以大眠程度为准,失眠轻少按摩几次,失眠重多按摩几次。按摩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 10分钟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2.每天早上请喝一杯水

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温开水,对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类疾病同样有效。

3.上软下硬两个枕头睡眠好

枕头适于用两个,每对高度不超过8厘米,且以上软下硬为宜。上边的软枕便于调整位置,以达睡眠舒适。下边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撑高度。使用这样的枕头,睡眠舒适,解除疲劳快.

4.白酒泡灵芝可治失眠

原料白酒一斤,灵芝半两;灵芝用水洗净,放进白酒瓶内,盖封严;酒逐渐变成红颜色,一周就可饮用,每晚吃饭时或睡觉前根据自己的酒量,多则喝5钱左右,如果平时不喝酒的可少喝。

5.摩擦涌泉穴治失眠

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问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6.柏树叶装枕头可安眠

拣一些柏树叶,洗净晒干,装一个枕头。柏叶枕在头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适,收到了镇静安眠效果。

7.鲜果皮能使你安眠

将鲜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上床睡觉时,便闻到一股果皮散发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

8..红果核大枣治失眠

红果核洗净晾干,捣成碎未(可求助中药店)。每剂40克,加撕碎的大枣7个,放少许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锅温火煎20分钟,倒出的汤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觉前半小时温服,效果好,无副作用。

9.吃大蒜可治失眠

每天晚饭后或临睡前,吃两瓣大蒜,我历来不习惯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块用水冲服的。

10.鲜果皮能使你安眠

将鲜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助睡眠。

二.食疗方

酸枣仁粥

【原料】酸枣仁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作】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心烦。

秫 米 粥

【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
【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和胃安眠。适用于食滞不化、胃中不适而引起失眠者。

远志莲粉粥

【原料】远志30克 莲子15克 粳米50克
【制作】先将远志泡去心皮与莲子均研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远志和莲子粉,再
煮一二沸。
【用法】随意食用。
【功效】补中,益心志,聪耳明目。适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症。

小 米 粥

【原料】小米50克 鸡蛋1个
【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鸡蛋,稍煮。
【用法】临睡前以热水泡脚,并饮此粥,然后入睡。
【功效】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

小米枣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 枣仁末15克 蜂蜜30克
【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枣仁末,搅匀。
【用法】食用时,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补脾润燥,宁心安神。治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大便干燥。

柏子仁粥

【原料】柏子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蜂蜜适量
【制作】先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杂质,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对入蜂
蜜,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服2次,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长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夜交藤粥

【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枣2枚 白糖适量
【制作】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
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
【用法】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烦不寐、顽固性失眠、多梦症以及风湿痹
痛。

八 宝 粥

【原料】芡实 薏仁米 白扁豆 莲肉 山药 红枣桂圆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
【制作】先将各药煎煮40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功效】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
渴、咳嗽少痰等。

玫瑰花烤羊心

【原料】鲜玫瑰花 羊心各50克 食盐适量
【制作】
1. 将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铝锅,加食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
2. 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反复在在明火上灸烤,
烤熟即成。
【用法】宜热食,可边烤边食。
【功效】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惊悸失眠以及郁闷不乐等症。

乌灵参炖鸡

【原料】鸡1只 乌灵参100克 酒 姜 葱 盐各适量
【制作】
1. 乌灵参用温水浸泡4~8小时,洗净切片,放入鸡腹内。
2. 将鸡放入砂锅内,清水淹过鸡体,放入酒、姜、葱适量,旺火烧开后,改文火
清炖,待鸡熟后,加盐少许即成。
【用法】每日2次,食鸡肉,饮汤。
【功效】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茯 苓 饼

【原料】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
【用法】可经常随量吃。
【功效】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
浮肿、大便溏软等。

治疗失眠偏方:

芹菜根90克,酸枣仁9克,水煎服,可治疗失眠。


以下几个方法可有效改善睡眠:

睡前饮一杯热牛奶。或者蜂蜜水。<<中老年人如何自我保养?

冬天睡觉前一定用热水好好泡泡脚。

另外,吃些香蕉和鱼虾也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对调整时差有帮助。

一般的银耳莲子汤也有安神的效果。
在枕头旁边,放10克左右切成丝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1、猪心1个,三七、蜂蜜各30克。将猪心洗净,与三七共煮,待猪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饮汤。
2、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
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胃酸过多者忌用)
4、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5、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凡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6、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红枣4枚,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7、干龙眼肉、芡实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莲子6克,白糖适量。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成米粒状;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莲子、龙眼肉、芡实及清水,煮成粥后调入白糖,每日1剂。
8、将花生叶(鲜叶最好)用白开水冲水入壶内或杯内,等花生叶的色泽泡下后饮下,约10分钟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达95%以上。
9、茯神15克,生鸡蛋黄1个。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凉加入鸡蛋,搅匀。睡前先以温水洗脚,然后乘热服下药液,时间不长即可安眠。
10、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11、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12、党参60克,玄参30克,琥珀18克,朱砂、麦冬各12克。共研细末,过筛。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时白开水送服。
13、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14、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15、鲜丹参16克,鲜酸枣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梦。
............................

  • 5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5-01 21:23
吃药,数绵羊,喝牛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