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曹操杀孔融,那个孔融是不是当年让梨那个小朋友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7:55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1-30 11:25
曹操杀孔融,那个孔融是不是当年让梨那个小朋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1-30 12:18
先回答楼主的问题,是同一人。
再看楼上好些人说孔融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型,不知是由哪里得出的结论。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说也是杜撰出来的,是为了突出孔融自小就有非同的品德,而且看曹操杀了孔融一家之后,他的一双儿女的表现,就知道这是个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在三国时期,当然也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但他效忠汉室,最终为曹操所不容,最后招致杀身之祸,由此可知此人风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1-30 14:59
先回答楼主的问题,是同一人。 再看楼上好些人说孔融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型,不知是由哪里得出的结论。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说也是杜撰出来的,是为了突出孔融自小就有非同的品德,而且看曹操杀了孔融一家之后,他的一双儿女的表现,就知道这是个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在三国时期,当然也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但他效忠汉室,最终为曹操所不容,最后招致杀身之祸,由此可知此人风骨。
  • 2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1-30 14:30
孔融(153~208年),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让梨 《后汉书·本传》称孔融“幼有异才”。又据《融家传》记载,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四岁时,每次兄弟们一起食梨,哥哥们都拿大的,他却总是拣小的。家中大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为此,他受到孔氏宗族的夸赞。十岁那一年,孔融随父亲来到首都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名声极大,“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但是他“不妄接宾客”,不是当世名人和通家都不获接见。而孔融还是个孩子,却偏要见见李膺,他对李府守门者说:“我是李君通家子弟,请通报。”李膺请他进来后问他道:“高明(称对方的敬词)祖、父与仆有恩旧乎?”孔融答道:“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在座的人听了无不惊叹,他小小年纪竟如此聪慧,是个“异童”(《世说新语·言语》注引《融别传》)。李膺也称赞他将来“必为伟器。”
  • 3楼网友:佘樂
  • 2021-01-30 14:04
是的!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著有,《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
  • 4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1-30 13:51
是的。长大后,孔融就成了一个昏庸无能的家伙,在北海太守任上时,除了瞎胡搞折腾之外,没什么本事。好在明气大,曹操把他调到了中央,他没什么真本事,又整天牢骚怪话不断,最要命的是站在反曹操的一边,所以曹操找了个借口把他杀掉。 他小时候别人对他说过“少时了了,大未必佳”,结果还真应了这句话。
  • 5楼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1-30 13:17
是的~ 不过和孔融让梨比起来,让我印象深刻的倒是曹操的侧室(后封正)卞夫人选宝的故事: 大致说:曹操把打仗缴获的珠宝送与卞夫人挑选,而卞夫最终却只挑选了一件品相中等的,曹操不解问其故,卞夫人回答说:“挑最好的那叫贪婪;挑最差的那叫虚伪;所以我就挑了一个中等的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