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小学科学课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应该怎麽做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09:23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01-01 22:38
小学科学课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应该怎麽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1-01 22:57
小学科学教学中导入情境的创设
本文所写的教学中的“有效导入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其导入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进取性的思维活跃状态;拓展性的学习需求状态;强化性的学习动力状态;成功性的学习习性状态。
情境导入是探究性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探究式学习是目前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
一?导入情境的现状分析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应用情境导入的主要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攻克问题的欲望。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对于导入的情境是否应为后续阶段的问题解决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是否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教师们关注得还远远不够?教师对情境导入的理解中存在许多偏差,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主要表现在:
1、主观臆断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
课例:《昼夜交替现象》(教科版五年级)第1种导入情境
师:首先请同学们,静静地欣赏录像。(宇宙奇光)
(师解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出示2张洞头的照片(分别是白天和黑夜的景观照片)
师:看完2张照片,你觉得这两张照片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看谁的洞察力最好。
生:一片迷茫。(1分钟后)
生:一张是在白天拍的,一张是晚上拍的。
师:若我们用一个字表示白天用?(昼)黑夜用?(夜)
师:那白天过去是什么?(黑夜)那黑夜过去呢?(白天)
师:白天和黑夜不断地重复出现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昼夜交替现象。(板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昼夜交替现象。
分析:教师让学生欣赏有关宇宙的录像,目的是激起学生渴望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以洞头的照片为例子引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然而两张照片除了拍摄时间不同以外,拍摄地点、拍摄景观也完全不同,却硬是要学生观察最大不同。这样引出课题《昼夜交替现象》也稍显牵强。且录像与照片2种媒体介质的同时出现,目的只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也显得繁琐。教师主观认为创设这样的导入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体验,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最终证明教师的导入情境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走过场而已。
2、将情境导入的范式理解空泛、庸俗化,没有作为一种教学场来构建课堂教学。
课例:《昼夜交替现象》(教科版五年级)第2种导入情境
出示转晕歌:你自己转,又绕我转,转转转,转转转。
你自己不转,绕着我转,你转转,我转转。
师:唱转晕歌,指名学生伴舞。
生:害羞,不敢伴舞。
师:自己先示范,请一生伴舞。
生生表演。
师:(讲述中国和美国的昼夜)我的朋友去了美国,我白天打电话给她,她那边是晚上。她白天的时候打电话给我,我这里是晚上。我就将这种现象记下来:我这里是昼夜昼夜……我美国的朋友那里却是?
生:夜昼夜昼……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昼夜交替的现象。
分析:教师试图以游戏效仿课堂中的模拟实验,为新课的模拟实验提供技能铺垫。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跟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游戏不感兴趣,且游戏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验前已经“转晕”了,并没有达到教师预设的目的。游戏的导入与教师的故事引入之间又没有什么联系,孤立存在。情境导入的时间太长,反而让学生显得不耐烦。
还有的导入情境片面夸大体验的功能,缺少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必要结合。
二、创设有效导入情境的视角思考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导入情境的设计:
1、创设的导入......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怙棘
  • 2021-01-01 23:36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