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图)实验现象:___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0 09:31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1-29 16:28
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图)
实验现象:________.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I)、(IV)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________(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
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取两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写出实验三中方案2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
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深街酒徒
  • 2020-12-13 22:50
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B CO2+2NaOH=Na2CO3+H2O 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程度的对比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解析分析:实验一: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溶于水其溶液为碱性;
实验二: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作对照组,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1.分别加入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作对照实验;
2.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解答:实验一: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溶于水其溶液为碱性,则实验现象: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二:第一、四朵花变色,而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作对照组,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获得结论;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1?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塞,震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瓶比加入蒸馏水的软塑料瓶变得更瘪?2?加入足量的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冒气泡(或有白色沉淀生成…)能写出实验三中方案2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程度的对比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故答为:实验一: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二: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B
实验三:
?1?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塞,震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瓶比加入蒸馏水的软塑料瓶变得更瘪?2?加入足量的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冒气泡(或有白色沉淀生成…)CO2+2NaOH=Na2CO3+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或BaCl2+Na2CO3═BaCO3↓+2NaCl或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NO3)2+Na2CO3═BaCO3↓+2NaNO3)
【说明:所写步骤、现象要匹配,所写化学方程式要与上述方案相关.其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19-07-12 17:39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