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杭姓的历史及由来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17:33
  • 提问者网友:活着好累
  • 2021-04-05 01:59
杭姓的历史及由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4-05 02:21
杭姓 - 姓氏源流
1、源于姒姓,出自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大禹治水后,剩余和留下来不少舢板,大禹便让自己的支子管理,封为余航国(今浙江余杭),其后人便国名命姓,称作航姓。后来又去舟加木,遂成杭氏。

2、源于抗氏,抗、杭同源,属于改抗氏为杭氏。
汉朝东乡侯、长沙太守杭徐,本姓抗。《元和姓纂》云:三伉氏,春秋时卫邑也。抗氏,魏国三伉大夫之后,后有抗喜为汉中太守。后转写为杭氏。因古代“杭”、“抗”二字通用,他的后代子孙便以杭为姓,称杭氏。

杭姓 - 得姓始祖
杭徐伯。

杭氏发祥之地为丹阳郡(今安徽宣城)。杭氏源于国名。据《姓氏考略》载,夏禹治水后,把九州内所有的船只统统交由庶子管理,封国于浙江余航。其后世子孙将“航”字的舟边抹掉,安之以木,从此便以“杭”为姓。东汉时,泰山太守杭徐伯任职中郎将,因讨伐平乱著功,荣封为“东乡侯”(今浙江余航),杭徐伯乃成为杭氏始祖,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今浙江全州杭甲村)。

杭徐伯的后人为避五代兵革之乱,又从云阳迁至余杭泊水湾。宋庆历年间,天下趋定,杭徐伯的后人寅正仰慕先人故里,扶其老父钦训跋山涉水辗转抵丹,回归先人旧地,仍定址于西乡的新埭村。故杭氏后人尊杭徐伯为杭氏的得姓始祖

杭姓 - 迁徙分布杭姓渊源
杭氏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终排位为第一百八十三位。
关于杭氏起源的说法和大禹治水有关。相传夏禹治水时来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大会天下诸侯。治水大业完成后,那里留下很多船只,他把这些船只交给他的一个儿子管理,并将他封在全航这个地方,建立了余航国(今浙江余杭)。后来,其子孙就将“航”去舟加木写成“杭”,并自称为杭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杭氏。

在古代,杭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丹阳。杭氏落户丹阳后,寅正的四世孙外徙柳茹,九世孙诚徙居榨上(今浙江延陵杭甲村),十四世孙鉴九卜居华甸。此外,杭氏宗人不忘先人创业之艰,构宗祠以敬祖。修家乘以联代。自明朝后期至民国三十二年曾辑谱十三次。

如今,杭氏在丹阳群居村落为全州杭甲,延陵杭甲、柳茹,开发区华甸,陵口下栅口、司徒东王和云阳镇等。杭氏宗祠以“余杭堂”最为普遍。丹阳杭氏大宗祠为新埭村的“清明堂”。此外,榨上村(杭甲村)也建有分祠。

杭姓 - 郡望堂号
1.郡望:
余杭郡:原为秦朝会稽郡所辖的余杭县。东汉时分属吴郡。南朝陈设置钱唐郡,隋代改名为余杭郡。在今浙江省境内,有余杭山,近太湖。
丹阳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丹阳郡。相当于现在安徽省宣城一带地区。

2.堂号:
余杭堂:以望立堂。
东乡堂:后汉时有个叫航徐的人。他最初是当宣城长,把山林中的蛮夷全部迁到县城附近,境内遂无盗贼。后来他升为中郎将,因攻破泰山的盗贼,被封为东乡侯,迁长沙太守。杭氏因以“东乡”为堂号。
一苇堂:资料有待补充。
余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清明堂:资料有待补充。
撝谦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重堂:资料有待补充。
追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杭姓 - 家乘谱牒
江西宜兴百济杭氏宗谱前编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续编十一卷,末一卷,(民国)杭云开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上虞虞邑杭氏宗谱二卷,(清)杭封、杭灿廷修纂,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4-05 03:02
出自姒姓。大禹治水后,留下许多船只,大禹让他的儿子管理这些剩余的航船,封国在余航,后人改航为杭,以杭为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