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地理问题,黄赤交角大小为什么会改变??
- 提问者网友:几叶到寒
- 2021-07-25 02:53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逐風
- 2021-07-25 03:34
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由于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66°34′)基本不变,地轴的空间指向(指向北极星附近)基本不变,故黄赤交角(目前23°26′)也基本不变。
黄赤交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但由于变化太小了,所以人们一般对其忽略不计。
现在地球的黄赤交角是23°26′,让我们展开想像吧,如果地球的黄赤交角是45°,会出现什么情况?
届时,回归线将和极圈重合,能看到极昼极夜的地区将会大大扩展。广大中高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间将会明显增加(夏季)或明显减少(冬季),太阳地平高度的周年变化也会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的气候会有什么变化呢?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时北极点的太阳地平高度将为45°,极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将明显增加,大气的极地高压带将不明显,恐怕极冰都要融化干净。冬季嘛,北极地区自然要冷,但是气温会比现在低吗?恐怕不会。由于一年内太阳直射范围的增大(南北纬45°),地球更多的地区接受太阳能,会不会有“环球同此凉热”的情况呢?3月21日春分时,太阳位于升交点,直射赤道,赤道地区太阳位于天顶,处于最热的时候。而在北纬45°,太阳地平高度为45°,不温不火。在北极点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无疑是寒冷的,北极点的极昼开始了。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中纬度地区太阳地平高度逐渐增加。6月21日夏至时,太阳位于北纬45°(北回归线,同时也是北极圈),该地区太阳位于天顶,而且终日不落,故最热,而赤道、北极点的太阳地平高度都是45°,都是不温不火,但北极点太阳终日不落,应该比赤道更热些,有意思。
接下去太阳直射点又南移,到9月23日秋分时,太阳位于降交点,直射赤道,赤道地区太阳位于天顶,又处于最热的时候。而在北纬45°,太阳地平高度降为45°,不温不火。在北极点太阳又降至地平线附近,无疑又是寒冷的,北极点的极夜开始了。
12月22日冬至时,太阳位于南纬45°(南回归线,同时也是南极圈),赤道地区太阳地平高度又降为45°,又变冷了。而北纬45°地区太阳降至地平线附近,而且只是“拂晓”露一下脸,很快就消失了。而北极点的极夜已经三个月了。
由此看来,每年赤道地区有两个炎热期(春分、秋分前后),两个凉爽期(夏至、冬至)。中纬度地区有一个炎热期(夏至),两个凉爽期(春分、秋分),一个寒冷期(冬至)。北极地区一个凉爽期(夏至),两个寒冷期(春分、秋分),一个严寒期(冬至)。
下面是在下分析的北半球特殊位置一年四个时期的日照时间:
春分:赤道地区:太阳升降于正东正西,正午位于天顶,昼夜时间相等。北纬45°地区:也是昼夜相等,但正午太阳位于正南,高45°。北极点:太阳终日徘徊于地平线附近。
夏至:赤道地区:太阳升于东北,降于西南,昼夜均分,正午太阳位于正北,高45°。北纬45°地区:太阳于正北地平线上升,正午到达天顶,午后逐渐向北下降,但永远不沉。北极点:太阳终日位于45°高度兜圈子。
秋分:赤道地区:太阳升降于正东正西,正午位于天顶,昼夜时间相等。北纬45°地区:也是昼夜相等,正午太阳位于正南,高45°。北极点:太阳终日徘徊于地平线附近。
冬至:赤道地区:太阳升于东南,降于西北,昼夜均分,正午太阳位于正南,高45°。北纬45°地区:太阳拂晓在正南地平线露个头,随即消失,全天基本黑暗。北极点:全天完全黑暗。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7-25 06:36
- 2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7-25 06:30
- 3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7-25 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