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上学的大一新生入学需要带的东西?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6 16:26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05-06 01:48
我是河南的学生。要去北大上学。对北京的情况都不了解。不知道该带什么必需品。还请说仔细点。证件之类的。日用品之类。药品之类的。希望是在北京的学长学姐来回答。请结合北京的水土、气候等特点。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5-06 02:12
北京风大..带点唇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5-06 05:39
带人民币就行了
- 2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5-06 04:33
多带点厚衣服吧,听说北京很冷呀
- 3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5-06 03:03
.大一新生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大学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所以入学旅程中一般由父母或亲戚陪同。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由家长专程护新生送上大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的学生甚至有数位亲友陪同:在北京一所最著名的师范类院校中,曾经有过一名入学新生由6名家长"护送上学"的记录。
相比之下,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出不起太多的路费或是希望锻炼独立处事能力的学生,反而上了人生有益的一课。很多大学生在谈到入学旅程时认为,第一次独自离家远行,的确对自己没有多大的信心,但是经过这第一次独立处理事情的锻炼,如买车票、转车签票、托运行李等等,就觉得自己有点儿像个大人了。而这种感觉正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良好起点。
如果说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那么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则决定了大学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
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有的新生入校后一安排好行李,马上就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例如,了解教室、图书馆、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食堂什么时候开饭,如何购买澡票,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等,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会比别人更顺利、更节省时间。
与此相反的是,某些大学新生显得非常拘谨,生怕走远一点儿就会迷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寻求帮助,最后不得不尽量少走动、少说话,实在迫不得已就跟在别人的后面。
其次,要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一般来说,多数高年级的同学都比较愿意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新生,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量少走弯路。另外,向自己的同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工作,也能帮助你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对环境适应快的大学新生,很快就能成为班级中的核心人物,并担任一定的班级工作。这样与老师、同学接触得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锻炼的机会也越多,能力提高很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2.如何适应校园中的人际环境?
大学里面的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学生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此外,能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关键。
在中学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甚至学习计划等都是由老师安排的,学习效果也主要由老师来进行检查。而在大学里面,班主任或辅导员最多一周与学生见一次面,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一旦到了大学的高年级,一个月也难得见到老师一面。在学习和生活上,大学老师只把握大的方向,具体的工作大多由学生自己或班干部组织完成,学生需要学习做自己的老师了。
为了能够较好适应这种师生新的关系,大学新生要学会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选课,自己检查学习效果,并且主动找教师征询意见,请教师帮助解决困难,定期向教师汇报学习状况,提出自己的计划并与教师共同探讨。
在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中,问题最多的还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
首先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她)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如夜里看电视影响你的休息,未经允许随便动你的东西等),你就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见,并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如调整作息时间、调整宿舍等)。
要想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我为中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能不能、会不会报答你。
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学们对你的好感,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
在给同学提意见的时候,必须动脑筋,讲究方法和技巧。比如,同宿舍的人爱彻夜卧谈,影响了大家的休息。直接提意见制止他们难以奏效,那么可以相应地调节自己的计划,或推迟上床的时间,或听听英语磁带。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
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诊断
这是一份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一共有28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对每个问题做"是"或"否"的回答。为了保证测验的准确性,请你认真作答。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开。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忌妒别人。
4.与异性交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10.极易受窘。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如何适可而至。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她)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感到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和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计分标准:选择"是"的加1分,选择"否"的给0分。
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大学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所以入学旅程中一般由父母或亲戚陪同。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由家长专程护新生送上大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的学生甚至有数位亲友陪同:在北京一所最著名的师范类院校中,曾经有过一名入学新生由6名家长"护送上学"的记录。
相比之下,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出不起太多的路费或是希望锻炼独立处事能力的学生,反而上了人生有益的一课。很多大学生在谈到入学旅程时认为,第一次独自离家远行,的确对自己没有多大的信心,但是经过这第一次独立处理事情的锻炼,如买车票、转车签票、托运行李等等,就觉得自己有点儿像个大人了。而这种感觉正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良好起点。
如果说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那么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则决定了大学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
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有的新生入校后一安排好行李,马上就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例如,了解教室、图书馆、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食堂什么时候开饭,如何购买澡票,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等,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会比别人更顺利、更节省时间。
与此相反的是,某些大学新生显得非常拘谨,生怕走远一点儿就会迷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寻求帮助,最后不得不尽量少走动、少说话,实在迫不得已就跟在别人的后面。
其次,要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一般来说,多数高年级的同学都比较愿意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新生,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量少走弯路。另外,向自己的同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工作,也能帮助你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对环境适应快的大学新生,很快就能成为班级中的核心人物,并担任一定的班级工作。这样与老师、同学接触得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锻炼的机会也越多,能力提高很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2.如何适应校园中的人际环境?
大学里面的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学生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此外,能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关键。
在中学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甚至学习计划等都是由老师安排的,学习效果也主要由老师来进行检查。而在大学里面,班主任或辅导员最多一周与学生见一次面,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一旦到了大学的高年级,一个月也难得见到老师一面。在学习和生活上,大学老师只把握大的方向,具体的工作大多由学生自己或班干部组织完成,学生需要学习做自己的老师了。
为了能够较好适应这种师生新的关系,大学新生要学会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选课,自己检查学习效果,并且主动找教师征询意见,请教师帮助解决困难,定期向教师汇报学习状况,提出自己的计划并与教师共同探讨。
在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中,问题最多的还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
首先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她)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如夜里看电视影响你的休息,未经允许随便动你的东西等),你就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见,并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如调整作息时间、调整宿舍等)。
要想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我为中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能不能、会不会报答你。
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学们对你的好感,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
在给同学提意见的时候,必须动脑筋,讲究方法和技巧。比如,同宿舍的人爱彻夜卧谈,影响了大家的休息。直接提意见制止他们难以奏效,那么可以相应地调节自己的计划,或推迟上床的时间,或听听英语磁带。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
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诊断
这是一份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一共有28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对每个问题做"是"或"否"的回答。为了保证测验的准确性,请你认真作答。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开。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忌妒别人。
4.与异性交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10.极易受窘。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如何适可而至。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她)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感到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和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计分标准:选择"是"的加1分,选择"否"的给0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