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乐书第二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23:17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1-03 23:09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必发诸声音,形于动静,人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能无乐,乐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纶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省廉肉①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②也。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信,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③,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故乐者天地之齐,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节选自《史记·乐书第二》) [注] ①廉肉:乐声的低沉短促与婉转圆润。②方:原则。③缀兆:指古代乐舞中舞者的行列位置。 1.《史记》、《 》、《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本文认为,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和 。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情的自然流露。 B.人们的感情变化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C.音乐应足以使人快乐,但不能流于形式。 D.音乐节奏可使舞者动作整齐、进退有序。 4.作者认为“乐”能带来“和”。“和”具体表现在 (1) (2) (3) 5.统治阶级企图把《雅》、《颂》确立为音乐(诗歌)的典范,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1-04 00:02
1.汉书 2.声音、动静、节奏 3.C 4.(1)君臣和敬(和顺恭敬) (2)长幼和顺(和睦顺从) (3)父子兄弟和亲(和睦相亲、和睦亲近)。 5.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1-04 00:21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