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狼的典故 急急急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04:32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01-22 15:12
有关狼的典故 急急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1-22 16:12
中山狼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讲述了东郭先生救了一只落难的狼,然而狼却恩将仇报,想吃掉东郭先生。揭示了对恶人不能仁慈,以防反受其害的思想。后用“中山狼”揭示忘恩负义之人。
《红楼梦》第五回: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讽刺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的为人。
狼子野心
《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楚国令尹子文,为人公正,执法廉明,楚国的官员和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子良,在楚国当司马,生个儿子叫越椒。这天,正逢越椒满月,司马府宴请宾客,一时热闹非凡,显得喜气洋洋。子文也应邀来到司马府,看到侄子越椒后,大吃一惊,急忙找来子良,告诉他:“越椒这个孩子千万不可留。他啼哭的声音像狼嚎,长大以后必然是我们的祸害。谚语说:‘狼崽虽小,却有凶恶的本性。’这是条狼啊,你千万不能善待他,快拿定主意把他杀了。” 子良听了这番话,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过了好一阵,才断断续续地说:“我是......是他的亲生父亲,怎能忍心亲手杀......杀了他呢?” 子文一再劝说,子良终不肯听从。 子文对此事十分忧虑,在他临死的时候,把亲信们叫到跟前告诫说:“千万不能让越椒掌权。一旦他得势,你们就赶快逃命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子文死后,他的儿子斗般当了令尹,越椒也接替父亲做了司马。公元前626年,越椒为夺取令尹职位,百般讨好穆王,说尽斗般的坏话。楚穆王听信了谗言,让越椒当了令尹。后来,越椒趁楚穆王死后作乱,掌权后即杀害了斗般和子文生前的亲信。 越椒的“狼子野心”发展到如此地步,是本性所致,势在必然的事。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讲述了东郭先生救了一只落难的狼,然而狼却恩将仇报,想吃掉东郭先生。揭示了对恶人不能仁慈,以防反受其害的思想。后用“中山狼”揭示忘恩负义之人。
《红楼梦》第五回: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讽刺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的为人。
狼子野心
《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楚国令尹子文,为人公正,执法廉明,楚国的官员和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子良,在楚国当司马,生个儿子叫越椒。这天,正逢越椒满月,司马府宴请宾客,一时热闹非凡,显得喜气洋洋。子文也应邀来到司马府,看到侄子越椒后,大吃一惊,急忙找来子良,告诉他:“越椒这个孩子千万不可留。他啼哭的声音像狼嚎,长大以后必然是我们的祸害。谚语说:‘狼崽虽小,却有凶恶的本性。’这是条狼啊,你千万不能善待他,快拿定主意把他杀了。” 子良听了这番话,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过了好一阵,才断断续续地说:“我是......是他的亲生父亲,怎能忍心亲手杀......杀了他呢?” 子文一再劝说,子良终不肯听从。 子文对此事十分忧虑,在他临死的时候,把亲信们叫到跟前告诫说:“千万不能让越椒掌权。一旦他得势,你们就赶快逃命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子文死后,他的儿子斗般当了令尹,越椒也接替父亲做了司马。公元前626年,越椒为夺取令尹职位,百般讨好穆王,说尽斗般的坏话。楚穆王听信了谗言,让越椒当了令尹。后来,越椒趁楚穆王死后作乱,掌权后即杀害了斗般和子文生前的亲信。 越椒的“狼子野心”发展到如此地步,是本性所致,势在必然的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执傲
- 2021-01-22 17:56
《东郭先生和狼》
《狼来了》
- 2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1-22 17:12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狼
从古至今,人们对狼就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憎恶情绪。古希腊寓言家拉封丹写过许多关于狼的寓言,他笔下的狼,不是凶狠就是狡诈。明朝以描写鬼怪著称的蒲松龄,在其名著《聊斋志异》中也有《狼》三则,通过描写农夫如何机智勇敢来反衬狼的凶狠、狡诈和贪婪,把狼刻画得跟凶神恶刹一般。翻开成语词典,“狼狈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心狗肺”,带“狼”字的贬义词比比皆是。民间关于狼的谚语,如“白眼狼”、“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狼的牙齿会掉,本性却难改”……不用说褒义的,就连中性的都找不到。狼无形中成了人们心目中凶残、狡诈、贪婪的代表,人们对狼充满了惧怕和憎恶。
难道狼天生就是人类的敌人?根据生物学,狼(Canis lupus;wolf)属食肉目犬科犬属,吻略尖长,口稍宽阔,嗅觉敏锐,听觉良好,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杂食性,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中小型动物为食,集结成群时也猎杀大型动物。就像所有动物一样,狼也需要通过食物获取能量,维持生存,在饥饿难耐时,也时有危及牲畜甚至人类生命的事情发生,但这正体现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在人类历史上的饥荒年代,人吃人的事情都曾发生过,而人们始终却没改变对狼的憎恶。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讲“农夫与狼”、“狼和山羊”、“小红帽”等狼的故事,结局总是“狼吃掉羊”或“杀死狼”,也许人们对狼的憎恨,正是在这种朦胧的意识下建立起来的。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好孩子”式的教育,要像羔羊一样温顺,像黄牛一样憨厚,像狡兔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却从没人鼓励我们要像狼一样顽强和自立,像狼一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坚强的生命力。
现代人类大都喜爱豢养宠物,据说狗是人类宠物中比例最高的。人们每天都去遛狗,按时给狗喂养事物,有些人甚至与自己的宠物狗同桌进食,同床睡觉,又搂又抱,倍加溺爱。殊不知,狗的祖先正是狼,狼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才演变成了今天的狗。汉字中的“狼”字,其构成就是左边一个“犬”,右边一个“良”,顾名思义,狼是良犬呀。
狼有许多鲜明的个性,它们机智敏感而有献身精神,毕淑敏在《母狼的智慧》中描写的那只母狼,为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缓“敌人”速度,赢取隐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尾巴抹平痕迹,最后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自己的死换得孩子的生。狼顽强勇猛而且非常团结,当狼群不得不面对强敌时,一定会群起进攻,决不轻易退缩,遇到同伴受伤,狼也决不会各自逃走。狼总是把猎物包围起来或着逼到角落后光明正大地发起进攻,不像毒蛇偷偷摸摸地猛咬一口而后逃之夭夭,更不像吸血蚊虫趁人不备地不停烦扰。狼也并非如人所言的“狼心狗肺”,没有忠诚。
人类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群体,狼也是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与狼是共处共生的,应该是朋友。科学家泰肯和古生物学家帕多就认为,人类祖先与狗的祖先是狼,早在远古时期就建立了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至少可以追溯到10万至13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与古代狼群在世代共生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狼群能帮助人类更加容易地进行大型的狩猎活动。在世界许多地方的考古挖掘中,都发现古代人类遗骸与狼的遗骸埋葬在一起,恰恰能证明人与狼共生的关系。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城徽至今仍保留着狼的图案,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着关于罗马城起源的“母狼育婴”的故事。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与人类一同构成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人类不应随意侵犯它们的领地,剥夺它们的生存权力。传说在100多年前,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共同生活着鹿群和狼群。然而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狩猎队专门到森林里捕杀狼,狼几乎被赶尽杀绝。没有了天敌的鹿群开始大量繁殖,很快就超过了10万只。大片绿色植被都让鹿啃光了,森林中闹起了饥荒,仅仅两个冬天,森林里就只剩下8000只病鹿在游荡。究其原因,狼也是生物链中的一环,它们吃掉一些鹿,控制鹿群的数量,使森林植被不会严重破坏;另一方面,狼往往吃掉的是那些逃生能力差的病鹿,这样也可以控制疾病在鹿群中的传播。在大自然中有些鸟类,因自身非常弱小无法独立猎食,只有依靠狼猎食后的残渣来生活。所以说人类不能随意灭杀动物种群,这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最终受惩罚、受伤害的将是人类自己。
共享一个地球,人类和包括狼在内的动物应当和谐共处,切莫再为自己的狭隘利益伤害那些正逐渐灭绝的动物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