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幻想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

答案:5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4 10:30
  • 提问者网友:人傍凄凉立暮秋
  • 2021-03-23 13:03
幻想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03-23 13:57
楼上的。。.. 你说这么多干什么。.?? 医生告诉我.幻想首先是属于精神方面的病.. "幻"类的有 "幻想" "幻听""幻视"
比如说幻想是 感觉有人会害你呀。.! 什么什么的。.
幻听就是。...听就有人在和你说话。..其实没有。..
幻视就是...看见有墙上有什么东西呀..什么什么的。.``

虽然我讲得很笼统... 但是我想对你还是有用处。 .. 如果你有这类的..请你立即去看病.. 有些事脱久了。.. 后果很严重。... 我自己有亲身经历..
还有就是要保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和良好的心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3-23 17:01
你知道什么是心理疾病吗? 心理上的问题从轻到重分别是: 1.心理问题 2.心理障碍 3.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心理疾病不完全等同于“精神病”,首先,心理病患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某方面的不正常,并没有丧失批判,能力行为大多能够自我控指;再者,病人自我感觉十分痛苦,但往往又不被他人理解;有强烈的求治欲望,大多数病人就诊各个医院;病情具有反复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 心理疾病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并不理想,多数病人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病人病前均有相应的性格或人格缺陷。起病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常在某一种和/或多种精神因素打击或心理压力下患病。 心理病的特点: 心理病有以下特点: (1)病人病前均有相应的性格缺陷。 (2)起病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常在某一精神打击或心理压力下患病。 (3)患者能感觉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误区”,但常常难以摆脱。 (4)病人本身十分痛苦,且疾病本身不为常人理解。 (5)患者的主动求治欲强烈。 (6)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付出一定代价,即主动与医生配合方可彻底治愈。 (7)自知力完整。 有时心理的问题和障碍要与心理疾病分清楚:)
  • 2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3-23 16:26
人生在世,难免遭受种种矛盾与挫折,因而社会、心理因素也同样危害人的健康。譬如,一个人身强力壮,却理智欠佳,人格异常,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那怎能说他“健康”?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的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说,人要做到健康,必须体魄健全,身心健康,这种健康才算是真正的健康。怎样做才能达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目的?我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早在四十年前就曾指出:“我们因注重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得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重心理卫生”。由此看来,心理卫生乃是达到心理健康的手段。 二、心理卫生要达到的标准 ??心理卫生的目的是要达到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有没有个标准?对这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工作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还没有个为大家公认的理想标准。为了使心理卫生有个大致的遵循,下面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期罗(Maslow)和迈特尔曼(Mittelman)几经修订的十项标准列出,仅供参考。 ??1. 有充分的安全感; ??2.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 ??3. 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 ??4.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 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 ??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 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按照上述十条标准一一严格对照,可以说很难找到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因此,我们只能说,讲究心理卫生的人就接近上述标准,不注意心理卫生的人就远离上述标准。远离上述标准,不仅人格异常,而且容易罹患种种心因性疾病。所以,为了心理健康,人人应当注意讲究心理卫生。 三、心理卫生工作的范围 ??人人都要讲究心理卫生,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要讲究心理卫生;人不仅要自觉主动地讲究个人的心理卫生,还要照顾老人和儿童的心理卫生。所以,心理卫生的范围很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心理卫生的范围还会扩大。如果从当前国内外心理卫生工作的状况来看,心理卫生工作的范围可概括为如下四大方面:第一,从优生学的角度指导婚姻、配偶、受孕等过程,提高个体的心理卫生素质;第二,研究各年龄阶段(如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心理卫生特点与规律,指导各年龄阶段的人们搞好心理卫生;第三,研究各社会群体中的心理卫生问题,使人们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业余团体中能良好的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以便心情舒畅地工作、学习与生活;第四,研究个体主动积极讲究心理卫生的机制与措施,指导人们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做情绪调节控制的主人,改正不良行为与性格特征,掌握一至几种身心放松技术,以便随时调节身心平衡,讲究心理卫生。 所谓人格障碍,是指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者人格在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精神异常。人格障碍导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障碍,但是思维和智能方面无异常,意识清晰。这类人的人格缺陷是持久的、顽固的,多数延续到成年阶段,甚至终身不能改变。 本教材持狭义的人格障碍概念,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即过去称为病态人格的类型作为人格障碍代表疾病,其余的人格障碍基本上归入"性格缺陷"中作介绍。 人格障碍不属于精神病,但是根据传统和实际临床诊治情况,属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因此,在处理方法上与精神病不同,患者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要负法律责任,但是量刑较轻。既然是心理疾病,除了社会教育、管理方法或刑事处理外,还应该接受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轻症状。 人格障碍应该与人格改变有明确区别。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的表现,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就出现人格问题,至成年期呈现明显病理性人格,并延续终身。人格改变或准确地说继发性人格改变,通常出现在成年期,由于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严重精神刺激之后发生的人格偏离。 二、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 病态人格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以下是有依据的相关资料: 1.遗传。本症在亲属中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相关,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有资料表明,患者双亲的异常脑电图率较高;单卵孪生子的性格一致率较高,脑电图很相似,犯罪率超过双卵孪生子。病态人格的寄养子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较高的病态人格发生率。 2.大脑发育不良。脑电图检查证实该类人格患者大脑发育不成熟,可能有过大脑损害。从病理心理学分析,患者的心理行为具有幼稚、很不成熟的特征,是人格不成熟的病理变化。 3.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少调查表明,童年的精神创伤、不和睦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在致病上亦起重要作用。人类人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别是在婴幼儿和儿童期,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三、临床表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的临床症状特点: 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 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 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 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 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 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概括地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七无"特征: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 四、人格障碍的处理 病态人格一旦形成,不易矫正。因此,必须强调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加强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以防日后人格畸形发展。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有一定帮助,但是难以根治。当患者发生危害社会治安问题时,应予以收容。
  • 3楼网友:执傲
  • 2021-03-23 15:36
不是什么病,可是要看你是因为什么而有幻想的1
  • 4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3-23 14:45
不是的,“幻想”这个字眼说起了跟“梦想”还不一样,梦想是指未来的希望,是等待实现努力创造以后的成功目标,但它需要时间问题;“联想”是根据现实意义,做出理论的推敲;“幻想”是不具有现实意义,又不是未来时间问题的想象,它没有目标的动力,只是想象者的的一种幻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