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22:43
  • 提问者网友:孤凫
  • 2021-11-12 16:10
为什么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11-12 17:03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一凝聚着先哲经验与智慧的谚语究竟源自何处、谁人所言,大概已无从查考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生命非常久远,且将与人类同寿。无独有偶,50年前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新西兰人希拉里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攀登珠峰的关键并不只是登上顶峰,我甚至觉得能够安全下山更为重要。”他是在就究竟谁才是登上珠峰第一人的争论发表意见时说这番话的———据说在希拉里之前,有两个英国人也可能曾经登顶,只是在下山途中发生意外,遇难身亡了。 刚刚从珠峰凯旋归来的中国登山队副总指挥尼玛次仁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重复了希拉里说过的意思:“登山不是登顶就结束了,还得安全返回才算成功。如果要登山的话,一定要留够回来的时间。” 若问下山为什么难?窃以为除了山路险峻外,和上山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下山的动作又大异于平常行走有关。 思路转回到股市,个中道理与登山颇为相通。这些年,常常风闻有某某机构某某大户,自恃独家或小团体拥有亿万银两,便扬言要将某股炒到××元,或要做某股的长庄,股价要翻多少番。客观地说,凭藉其资金实力,他不见得是在吹牛,而事实上有的也的确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到顶之后又怎么样?如何下山才成了真正的难题。因为下山不同于上山,推高、拉升股价时可以光靠自己不告旁人,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了;下山时则非得依靠他人不可———倘若派发无人接手,又如何出来?为此必须有一个通观全局的计划安排,例如不能为冲顶拼尽老本,要留下充分的资金储备护盘以防资金链断裂;不能光考虑上山的“气候”,下山的“气候”更要考虑———届时的市场环境、资金状况、做多氛围、投资者信心 等等,都要有精确的估计,否则“冲顶成功”只是一句空话。 光想着上山痛快而对“下山难”毫无准备的人,是要吃大亏的。近日一些老庄股跳水频频,还有一些庄股仍在高位横盘,乏人“接应”,就是最新的例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