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1 21:15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4-01 09:14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猎心人
- 2021-04-01 09:4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体验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秋
- 2021-04-01 10:32
有这样一种现象我们老师都不会陌生:讲台上,一位老师正在讲课,教室里学生们正端坐着,他们正在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不过,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也许一大半的学生的眼神是游离的,此时,或许你还会当堂抓住一两个做小动作的学生。很快你又会发现,尽管被抓住他们也很尴尬,可是他们还是会继续走神。这是因为虽然我们努力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其实它依然是一个枯燥、乏味又不安全的地方。我们的学生总是在试图逃离,而走神就是他们逃离的唯一方法。
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哪怕他再有毅力,再怎么热爱学习,课堂并不是理想的乐园,而是一个身体上、心灵上的小小的囚笼。所以,我们老师所要做的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如何减少学生对课堂的畏惧感更为关键。
就像拍摄一部电视剧需要专职演员、群众演员、旁观者一样,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其实也上演着同样的戏码。提问时,那些知道答案的学生总是不停地挥手,唯恐你不晓得他已经知道正确的答案。那些只是一知半解的学生在这种浮躁的气氛之下即使心生表达之勇气也会顿时望而却步,而更多的学生此刻只是冷眼旁观。对于他们来说,上课是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更多的在于我们教师,我们经常会误以为自己和学生的兴趣基本上应该是一致的,认为自己在引导、帮助学生迈向他们理想前途的过程中,扮演着老大的角色。事必躬亲,学必搀扶。课堂上,授无巨细,什么都要详细讲解,以至于学生的思维空间都被教师的指导所填满,学生的灵气都被教师的才气所抑制了,最终,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封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青虽出于蓝却没胜于蓝,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复制品。
那教师应该在教室里做些什么呢?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让孩子对课堂不产生畏惧感,其次,从教学内容上来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任务。我们的教育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些现状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弊端。我们无法改变现实,就要努力让自己迁就现实。在课堂教学时,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吃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餐”,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不再只做课堂的旁观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满足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人人”,而不是只顾及到自己的教学任务。当学生感受到我被课堂需要时,他才会喜爱课堂,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
假如我们能够考虑到这些,就能尽量避免让学生学生遭受学习上的打击和挫折,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儿的成功不是我们常识理解意义上的成功,而只意味着克服障碍——包括突破消极的想法与观念)。
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哪怕他再有毅力,再怎么热爱学习,课堂并不是理想的乐园,而是一个身体上、心灵上的小小的囚笼。所以,我们老师所要做的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如何减少学生对课堂的畏惧感更为关键。
就像拍摄一部电视剧需要专职演员、群众演员、旁观者一样,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其实也上演着同样的戏码。提问时,那些知道答案的学生总是不停地挥手,唯恐你不晓得他已经知道正确的答案。那些只是一知半解的学生在这种浮躁的气氛之下即使心生表达之勇气也会顿时望而却步,而更多的学生此刻只是冷眼旁观。对于他们来说,上课是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更多的在于我们教师,我们经常会误以为自己和学生的兴趣基本上应该是一致的,认为自己在引导、帮助学生迈向他们理想前途的过程中,扮演着老大的角色。事必躬亲,学必搀扶。课堂上,授无巨细,什么都要详细讲解,以至于学生的思维空间都被教师的指导所填满,学生的灵气都被教师的才气所抑制了,最终,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封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青虽出于蓝却没胜于蓝,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复制品。
那教师应该在教室里做些什么呢?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让孩子对课堂不产生畏惧感,其次,从教学内容上来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任务。我们的教育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些现状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弊端。我们无法改变现实,就要努力让自己迁就现实。在课堂教学时,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吃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餐”,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不再只做课堂的旁观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满足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人人”,而不是只顾及到自己的教学任务。当学生感受到我被课堂需要时,他才会喜爱课堂,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
假如我们能够考虑到这些,就能尽量避免让学生学生遭受学习上的打击和挫折,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儿的成功不是我们常识理解意义上的成功,而只意味着克服障碍——包括突破消极的想法与观念)。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