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在合唱中建立美妙的声音状态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07:42
  • 提问者网友:几叶到寒
  • 2021-04-02 07:19
如何在合唱中建立美妙的声音状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4-02 08:52
在合唱中,演唱者的声音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1、女声真、假声的对立统一关系。实践告诉我们,在合唱中不论是女高音还是女中音,一定要在假声的状态下去寻找真声,这样发出的声音既结实丰满而又能保持高的位置。反之,真假声就不易柔顺地结合,容易出现声音上的“坎儿”,导致音色不统一。
  2、男高音声部强、弱音的对立统一关系。男高音声部是合唱中的内声部,声音的控制尤为重要。对于男高音来说,宏大的音量必须是建立在半声基础上的,是在高位置的半声状态和气息支持下的共鸣腔体的扩大。特别是在高音区演唱时,先通过半声训练找准声音位置和气息支点,然后才能扩大音量演唱。由于男高音声部在合唱中的特定位置要求男高音演唱者要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大局意识,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即便是再强的乐句,也绝不可以随心所欲地“暴唱”。解决好男高音声部在强、弱声音上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使这个合唱中的内声部与其它声部在音色、力度方面得到平衡和平稳的结合。
  3、声音靠前与靠后的对立统一关系。声音的靠前与靠后是对立的统一,在实际演唱中要服从作品艺术表现的需要。比如:在演唱西洋歌剧风格的合唱作品时,声音可以适当地靠后一些,共鸣腔体也可以打开的大一些。在演唱宗教风格或是民谣风格的合唱作品时,声音可以适当地靠前一些,多使用一些面罩(Mask)共鸣。要注意的是:声音靠前但不要浅和白,气息仍然需要有支点和足够的保持力。声音靠前和靠后是艺术表现的手段,“前”与“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作为合唱团员来讲,既要会“靠后唱”,也要会“靠前唱”,使自己演唱的风格多样化。
  4、声音横与竖的对立统一关系。声音的“横”与“竖”要服从作品的艺术风格。在多数情况下,是要以“竖”着唱为主的,但有时演唱一些风趣幽默的、或是刻画人物特点的作品时,为了艺术表演的需要,可以要求演唱者夸张的使用“横”或者“扁”的声音唱出某些乐段或乐句,达到应有的戏剧效果。声音上这种“横”与“竖”的对立,其实就是音色的变换,如同我们在讲话时音色、语气的变换一样,但在合唱中基础的声音仍然是竖的。
  5、音色明与暗、虚与实的对立统一关系。音色的明与暗、虚与实,是合唱音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根据作品内容、艺术风格来调整合唱音响中明暗和虚实的关系,既不是声音越亮越实越好,也不是越暗越虚越好。在合唱训练中,尤其是在训练的初级阶段,音色暗一些、声音虚一些,的确能够使合唱中各声部的音色得到很好的融合。有不少指挥都是用这个办法来进行训练的,而且效果很好,被称之为“轻声高位”的训练方式。但我认为“轻声高位”不是构建合唱音响的终极手段。因为,(1)、它制约了合唱中金属般音质、音色的形成。合唱中的声音基础应该是明亮而又结实的,应该在音色明亮结实的基础上寻找音响的明与暗、虚与实的对立统一关系,营造出最佳的合唱音响效果。(2)、容易忽略演唱者发音技术的基础训练,使合唱艺术与声乐技术脱离,只能演唱形式单一的、缺乏音乐性的“纯合唱”,而难以胜任更丰富的、多种艺术风格的作品。(3)、仅以此法进行合唱训练容易造成小声唱时和谐性很好,但放开声音演唱就失会去控制、音色不再融合,演唱者声音的个性全凸显了出来。甚至表现出小声演唱时声音发虚,大声演唱时声音发炸的情况。
  合唱与独唱最大的不同在于,合唱中美妙而谐和的声音是由众多参与者共同营造的,这使得合唱艺术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和参与性,演唱者营造的天籁般的音响效果不仅感动着每一位听众,更使得演唱者在制造感动的同时,自己也被深深地感动。而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合唱艺术的美妙声音状态和震撼的音响效果带给我们的最高享受。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