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蜀锦的织造工艺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6:19
  • 提问者网友:孤凫
  • 2021-04-06 02:07
蜀锦的织造工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拾荒鲤
  • 2021-04-06 03:36
蜀锦以桑蚕丝原料为经纬线,按蜀锦生产的过程及规范,经过若干工序的组合,改变桑蚕丝之间的结构形态,使绞装生丝变成了精美细腻、色彩艳丽的蜀锦,这一过程,泛称为蜀锦的传统织造工艺。蜀锦的主要工艺由四部分组成:丝织的准备工艺、丝织织造工艺、绞丝练染工艺及纹制工艺。
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蜀锦织造工序的第一部分是纹制工艺。代表工艺为点意匠和挑花结本;
第二部分是绞丝练染工艺,代表工艺为打芋;
第三部分是丝织的准备工艺,即为装造;
第四部分是上机织造。 点意匠
蜀锦设计师根据花楼织锦机的技术参数及产品工艺提供的技术条件,进行纹样设计(包括纹样图案、花色)。从设计出的纹样到能够体现技术参数,就需要在意匠纸上进行“点意匠”的作业。根据织机纹针数(甲子数)、织物的经纬密度、纹样类型及纹样大小选择意匠纸,确定意匠纸的纵格数和横格数,按物组织绘制意匠及设色。
挑花结本
蜀锦小花楼织机要织出结构严谨、 多彩复杂的纹样,需要一个能够控制经丝升降,并按照程序织入纹样需要的多色纬线的提花控制装置的花本,而制作花本的作业,在古代蜀锦织造技艺中被称为“挑花结本”。挑花结本工具包括:花绷子、花扦子、拉花钩。挑花就相当于机械提花织锦纹样制作工序的踏纹版作业,过线就相当于纹版。 打竽
打竽是加工织锦用纬丝的一道工序,由于卷好的丝卷呈两头尖的橄榄核状,因此称为“打竽儿” 装造
上机装造主要是指将甲子线(纤线)与花楼木织机的“爪拉子”连接起来,并且进行分扒分丛穿入花扒的作业。
定扒。花扒是穿纤线的横架板。蜀锦花楼织锦机上机前需首先定扒数,即确定需要分几个花扒上机。花扒数确定的依据是花纹的长度和产品的纬密。根据现存的蜀锦花楼织锦机的技术装备条件,一根纬线相当于一根过线(开一次口,投一次梭),一根过线相当于一块纹版。 织造
蜀锦手工织造使用的是小花楼木织机,操作时需要两人配合,上下两层中,居上者为“挽花工”,按规定顺序接线提经,下位者为“投梭工”,在下面引线打纬,两位工匠密切配合,同时进行。
花楼木织机长6米、宽1.5米、高5米,纤线11000多根,投梭工在投梭的同时踩在脚下控制综框起伏的顺脚杆多达16片,不论寒冬腊月,为了用脚部区分每片杆子,都始终保持赤脚操作。保存在蜀江锦院的繁复精细的小花楼机,完全使用木楔连接,整机没有一颗铁钉,亦是中国制造史上的一大奇迹。
蜀锦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踞织机(腰机)、斜织机、丁桥织机、花楼手工提花机这样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战国以来虽已出现了束综提花机,但普遍采用的仍是多综多蹑织机。 东汉一号墓葬(成都曾家包)内出土的画像石上的织造图,图中妇女投杼织造使用的斜织机是汉丝织业中普遍使用的机具,以后又有汉陈宝光发明脚踏蹑织花的织花机和三国马钧改旧绫机的说法。这种改造后的提花结构与现代成都双流一带农户家中的“丁桥织机”相似。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乃服》中对提花机的构造以文字和插图作了详实的叙述。现在成都蜀锦厂厂内“锦里购物中心”展出的由两人同台操作的清代竹木大型楼织机,其基本结构与《天工开物》中所述相同,因其机身长一丈六尺至一丈八尺,又称为长机。较古老的蜀锦织机实物,全国仅存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成都机房所用的两台,一台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大厅,一台在四川省博物馆陈列展出。
仅“织造”一道工序,就涉及很多技能技艺,如打节、打竿儿、拉花、投梭、转下曲、接头等。如:投梭,就是把一个梭子从丝线中甩出来,是织造过程中看似很简单的一步,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把一个两斤重的梭子在经纬细腻的丝线里流畅地甩出来,仅这一项技能的练习就需要花费3年的时间。经过这样繁复的工艺全程手工织出的蜀锦,色彩明快、鲜艳,从不同角度欣赏,光线会折射出不同的色彩,惟妙惟肖,细看图案,具有特殊的浮雕镶嵌式的立体效果。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