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清朝满族汉化,满化的北京话有哪些?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1 16:19
  • 提问者网友:我是女神我骄傲
  • 2021-11-20 19:31
清朝满族汉化,满化的北京话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11-20 20:59
满族,一个有自己语言和文字的民族,因统治中原最终走向汉化,对于少族民族传承来说,这的确有点遗憾。在入关前,清朝皇帝主要说满语和蒙语,入关后,满人将北京紫禁城周围十里之内的汉人赶走,称之为“内城”,只供满人居住,说满话。十里之外则称“外城”,说汉语。
可是汉族人口多啊,协理朝政的汉族大臣越来越多,后宫也不少汉族女子为妃。于是少数服从多数,满人的汉化开始了。
首先是上至皇帝下至大臣,都得掌握两种语言,一是讲满语,二是讲汉语,确切点是讲北京话。于是清朝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满人讲着一口蹩脚的北京话。
据史料记载,顺治帝和孝庄及蒙古后妃对话用蒙话,和满族大臣用满语,和汉族大臣用汉语,真正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由此可见,清朝皇帝接受汉文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到康熙时期朝廷上几乎使用的都是汉语。到乾隆时期,乾隆就因为皇子们满语不好而发火,到了道光之后,恐怕连皇帝自己都不会说满语了。图——清代早期汉文满文对照精刻本《大学》
满、汉两族就这样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光融合,汉语在皇宫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大量满语词汇也融入北京话。时至今天,北京话里依旧含有大量满语词汇,只是我们并未意识到有些词竟然是从满语中演化过来的。
【摘歪】
读音:zhāi wai
释义:来源于满语jailambi,意为“躲”、“避”,
举例:刚刚身子一摘歪,哎哟差点儿从马上掉下来。
【磨蹭】
读音:mò ceng
释义:来源于满语moco,原意为“迟钝”,今意为“繁琐缓慢”。
举例:别磨蹭了,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
【咋呼】
读音:zhà hu
释义:来源于满语cahu,意为“泼妇”,现在意为不沉稳,喜欢大呼小叫。
举例:我还寻思多大的事哩,就这个呀?也值得您这么咋呼?
【哈喇】
读音:hā la
释义:来源于满语har,意为“刺鼻”,今意为食用油变质。
举例:这瓜子别吃了,一股哈喇子味儿。
【掰持】
读音:baichi
释义:来源于满语baicambi,本意为查看、详查。在《北京土话中的满语》一书中记载北京话中的“掰持”专指“争论”。
举例:今儿这事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咱们可得掰持清楚喽!
【抹擦】
读音:ma sa
释义:来源于满语macimbi,意为“舒展”,今意为将有褶皱的东西抹平。
举例:衣服抹擦平了再叠,要不都起褶子了。
【敞开儿】
读音:chǎng kār
释义:招来源于满语changkai,意为“尽量”、“任意”、“随意”
举例:知道您好这口儿,特意炖了一大锅,您别局着,敞开儿着招呼!
【该漏】
读音:gái lou
释义:来源于满语gaimbi,意为“要、取”。
举例:这些衣服我现在穿着都瘦了,您看看要是有看上眼儿的,您该漏走。
【额吝】
读音:é lìn
释义:来自满语,波纹的意思。日常生活中多指衣物或者被子上的渍痕。
举例:拿碗接着点,弄上块儿额吝且洗不掉呢。
【克】
读音:kei,发四声
释义:来源于满语koikasambi,原意为“打架”,转义为“批评”。
举例:作业好好写,瞧这涂的跟画画似的,叫你们老师克你呢!
没想到吧,很多我们说溜嘴的词,竟然都是跟着满语跑偏了的,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就是这么不可思议。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