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麻烦帮忙翻译文言文《筠州学记》 作者曾巩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 急急~!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9 22:45
  • 提问者网友:寂寞撕碎了回忆
  • 2021-11-29 01:15
麻烦帮忙翻译文言文《筠州学记》 作者曾巩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 急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11-29 02:43
我也是江西的,筠州学记,高三联考,其实讲的简单就是江西高安一个县官在开封遇到了曾巩,当是要建学校,就请曾巩写一个介绍学校的文章,开学就挂在学校,因为他也是江西的,就答应了,然后就发表自己的一些议论等,答案是CBAB.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11-29 07:27
汗,我们老师有答案,忘记抄下来了。。。
  • 2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11-29 06:50
呀呀呀,同仁啊… …
江西50校联考区的啊… …
恭喜恭喜
语文真的很难… …
但是得高分的人真的很多……
  • 3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11-29 04:26
- -. 高三党? 考试中? 江西的?
  • 4楼网友:撞了怀
  • 2021-11-29 03:19
筠州学记翻译
周王朝日渐衰微,先王们的遗存也就消亡了。到了汉代,六艺经传从秦朝焚书的余烬中复出,读书人于是可以跟着百家继续学习。谈道论德的人,自恃德行崇高远大隐逸山林不被任用;议论为政之道的人,总是浅近低贱又不效法古代。在那个时候,能够通晓先王之道的人,只有杨雄而已。但是杨雄的文章,世人不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但是出现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他们都在保持自我操守上很着力。他们没有草率简略的思想,对于物质上的索取与给予,官位上的提拔或废退,道义上的取舍,一定会从礼义方面来考虑。
从那时候到魏晋以来,社会风气低劣人才匮乏已经很久了。到了当世,才有读书人从千年之外的典籍开始专研,阐明先王之道,来让后学之子觉悟。世人虽然不能全部了解他们的思想,但是却常常喜欢它。所以学习他们的精髓的人,论及道德的主旨,知道应该不在近代追求它:议论参与政事的规矩,知道效法古人不是绕远的。他们不被百家之言所扰乱,不被经传上的解释所蒙蔽。他们像这样的博学,这是汉代的读书人说不能比的。但是现在能够遵从和恪守的人,就不是很多了。所以像《乐》、《易》那样淳朴的风气已经衰微了,那种诡异欺骗浅薄丑陋的风习占了优势。汉代风习太美,这是我们这代人比不上的原因啊。见闻有时很浅薄,但是他的道义很高,和(那种)见闻很渊博,却他的操守不够(一样),这是什么缘故呢?自汉代的读书人是从乡里被推举,所以不能不笃志于自我修养。现今是用文章来选用的,所以不能不专注于学习。至于那些学习深入的,理解到了内心深处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到了哪种境界。从这个现象看,那么朝廷喜欢的东西,朝野的人一定比之更厉害啊。难道不是真的吗?让汉代和当今都有学校样的教化开导的方法,那么读书人对于做学问和做人,怎么会有如此之偏颇呢?

筠州也算是个州,可是在大江之西,地理偏僻与世隔绝。在庆历初年,天子下诏设立学校,但是只有筠州不能呼应诏令,筠州的读书人认为是个弊端。到治平三年,才有开明之士上报董。董就和郑察看州东南,发现一块地势高旷之地,在上面建造了学舍。两位贤君就带着报呈的文书去了京城,并嘱咐我写篇记。
我认为两位贤君对筠州的为政,真的是有所追求的。所以替他们写上我的见闻而成了这篇记,等他们回来之后刻石记录这件盛事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