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造酒忘米这篇文言文的翻译(谁来帮帮我)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21:49
  • 提问者网友:皆是孤独
  • 2021-01-31 10:56
造酒忘米这篇文言文的翻译(谁来帮帮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1-31 12:14
译文:
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对他说:“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曲,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十分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曲,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就去责备酒家,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
酒家说:“你只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个人说:“我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曲。”酒家问他:“加了米吗?”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哎!
连酒的本质都忘了,想要酿酒却酿不出酒,却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对。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追逐细枝末节,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
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造酒忘米》选自明代江盈科《雪涛谐史》。《雪涛谐史》为中华谐谑奇书第四,笑话中意存讽刺,言辞又婉转耐人寻味。



扩展资料:
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舍本逐末,意思是: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只是在细枝末节上用功。讽刺了急于求成,妄想一步登天的人。
作者介绍:
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渌萝。桃源人。其祖父伯玉、父亲风翎均“课于农”。盈科从小聪慧,万历五年(1577)人县学为生员,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自为诸生,名已隆隆起”。
但是,此后于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两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而归。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与袁宏道同榜进士及第。八月,授长洲(今江苏吴县)县令。
长洲属三吴,“赋税之重,甲于天下”,江盈科同情人民,常因催科不力而遭“长官詈骂”。为缓解人民“京解诸役”之苦,置役田二千余亩以资役费。任职六载,贤令名声远播。
万历二十六年(1598),先报吏部主事,旋因李应策劾奏江盈科“以征赋不及格”而改官大理寺正。是年冬离京,奉命恤刑滇黔。两年后升户部员外郎并主试四川。
三十二年七月,擢四川提学副使。次年八月,病逝于四川。后归葬桃源苏溪。袁宏道赞叹江盈科“痛民心似病,感事泪成诗”。在文学上,江盈科参与创立公安派,贡献巨大。
他为文主张“元神活泼”,写真性、真情、真我,被袁氏兄弟称为诗文“大家”。传世着作有今人黄仁生博士辑校、由岳麓书社出版的《江盈科集》。
文章一则:
楚国有个人有生以来没有见过生姜,说:“姜是长在树上的。“有人告诉他:姜是在土里生长成的。”这个人却固执己见,说:“你去找十个人来问问,我敢以自己骑的毛驴与你打赌。”
随后他们就问了十个人,都说:“姜是从土里长出的。”这个人哑口无言,变了脸色,却仍坚持道:“毛驴尽管输给你了,但是生姜还是树上生出来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1-31 15:11
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对他说:“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曲,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曲,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就去责备酒家,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个人说:“我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曲。”酒家问他:“加了米吗?”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的本质都忘了,想要酿酒却酿不出酒,却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对。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 2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1-31 14:54
《造酒忘米》译文: 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对他说:“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曲,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十分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曲,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就去责备酒家,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 酒家说:“你只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个人说:“我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曲。”酒家问他:“加了米吗?”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的本质都忘了,想要酿酒却酿不出酒,却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对。当今世上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追逐细枝末节,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造酒忘米》选自明朝江盈科《雪涛谐史》,原文为: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 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扩展资料 《造酒忘米》一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忘本逐末(或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意思是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 启示: 1、凡事应该分清主次,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2、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3、做事要细心,要多自我反思,少埋怨别人。 4、不管学什么都要打好基础 ,认真学习 ,不可一步登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造酒忘米
  • 3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1-31 13:17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啊,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