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先秦的时期没有棉花古人是如何御寒的呢?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19:55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02-23 13:56
麻布能抵御严寒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2-23 14:56
古代人们很早就用木棉取暖,木棉纤维短而细软,中空率高,很适合制作御寒物品。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皮,王室贵族当然服用,而且庶民也可以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
丝麻,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里都用它作为衣织品的原料。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更是可以制作成麻绳之类,而丝絮,则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至元朝,明朝时,棉花才逐渐部份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
总之,中国历史,自夏代以来,约4000年中,中国古人的衣料,大致在前3000年是以丝、麻为主,之后的1000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宋、元、明三代,是棉花取代丝麻的过渡期。宋代,棉花和棉织品,尚为稀世之珍。自明以后,丝绵和丝织品,反而成为稀世之珍,这种转变,颇有意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2-23 17:01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直对棉花在大面积种植前,中国人是如何在冬季御寒的这个问题感兴趣。但没有人给过明确的答复。看了台湾师范大学的一篇研究论文后,颇有受启发的地方——古代时的中国,并不是只有不变的气候,气候对穿着必然会有影响。 虽然不曾解决全部疑问,至少知道了在某些朝代,寒冷似乎并不是个问题。尤其养蚕缫丝发源在北方,说明大概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殷商时,北方的气候是相当湿润温暖的。(瑞典博物馆所藏的铜器上銹有残存的纺织物,经鉴定为丝帛织品,且织法甚精,可见殷商时代的丝织业已有相当高度的水准,蚕丝量必定不少,而蚕丝宜於暖湿气後环境中生长,故黄河流域气候应较今日为暖;甲骨卜辞中多桑,丝,帛,巾等字,可见蚕在一般因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分布於黄河流域之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境内.从降雨记录,动物,植物,纺织,蚕丝,各方面的论证,之殷商时代的气候与今日长江流域及南域相当,由此推证当时年平均温要比现在高出2℃,一月平均温比现在一月平均温要高出3-5℃之多.)因此衣着方面困难不大。 至秦汉时,对广大的劳动者来说,不可能穿丝绸或精致的裘袍,只能穿葛,粗麻和乱毛织的粗布短衣,战国时称这种衣服为褐.先秦的衣服也有也有单夹之分.单衣叫禅,夹衣叫袷或复,夹衣有裏子,有的还可加絮.不过,这絮并不是今天的棉絮,而是旧丝絮,绵絮。但西域的少数民族可以有棉御寒,也可使用羊皮袄。 至两宋时期,棉花开始分2路向中国传入。南来一路从海上由海南岛首先传到广东,福建,然後进入华中棉区;西来一路,首先传入甘肃,然後进入华北棉区.但到南宋末为止,棉花还未传到长江以北。这大概与当时的中国处于分裂之中有关系吧。到元明,经忽必烈朱元璋等皇帝的大力推广,植棉遍及全国,纺织技术也大有提高。虽气候再如何变化,御寒应已不成问题。
  • 2楼网友:千夜
  • 2021-02-23 16:33
先秦的时候气候温暖,那时北京一带还原始森林,还能看到大象这种热带,亚热带的动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