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中科院就业去向???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06:07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03-21 07:27
中科院就业去向,,,就业怎么样??/北京的化学化工相关专业。
研究生院本部或者过程工程所的
二楼,你发的这篇文章我已经看过一百遍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3-21 08:17
听说还可以
1留所
2找工作去企业
3 出国深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21 09:48
中科院研究生就业难 想必很多在中科院学习基础科学的研究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与我有同样的感觉,那就是:“太难了!!!”,这与很多人怀着巨大抱负踏入中科院神圣殿堂时的心情有着巨大的反差,中科院在院内外人看来一直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学府,但为什么找工作时有时就连中等层次的211大学 都不如呢?以笔者浅见,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 诚然,现在研究生大幅度的扩招,研究生就业难也不仅仅是个别现象了。研究生院马石庄副院长经常说,研究生是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力量。大家对这句话应该有全面的认识与理解。中科院这几年的“知识创新工程”,对在岗研究人员的编制做了严格的规定,每个研究所“创新小组” 的正研究员,副研究员的岗位不但有一定的数量的限制,而且还做了减员,但是中科院每年接的科研任务与经费是逐年剧增,那么这些活谁来干呢?中科院想到了一个及其聪明,一举多得的办法,那就是大幅度扩招研究生,并且要求每个所的固定在岗人员与流动人员(这个名字真是让人 感到不爽,但就是文件就是这么叫的,主要是指硕士生,博士生与博士后)比率不高于1:1,也就是说研究生和博士后的人数要占到全所职工人数的一半以上,这样的话,虽然学生给的助研工资虽然说相对与大学来说高很多,但是比起一个职工的工资来说还是低很多的,原先一个发给职 工的工资可以供招3-4名学生,而且也不用为学生考虑“叁险一金”的福利,从劳动力的性价比来说是很不错的。这样一来,在岗研究人员的待遇也有提高的充分空间,能留在“创新岗”的老板当然也很满意这样做了。而且学生也很听话,即使你对导师和研究所存在什么样的看法,也只 能在背后发发牢骚,因为毕竟自己的“学位”还没有到手。根据中科院2005年的报考手册,中科院研究生院本部2003年招了62名研究生,但2004年就招了345名新生,翻了5倍多。 中科院作为国家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很多都是与国民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基础学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冷门”,“偏门”专业,这些专业除了极为有限科研机构,基本没有其他的就业市场了,在中科院原来没有扩招之前,原先培养的研究生大部分都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毕业后大部分 人都留在中科院内部,但是现在不但每年学生招收的数量是原先的数倍之多,而且每个所在岗编制基本上都处于饱和状态,每届能留下来在所里工作的,极为少数,想去大学的话,大学现在的在岗人员也是人满为患,所以科学院大部分人都要面临社会找工作,但是很多专业其实是没有就 业市场的。在当前的就业形式下,学习热门专业的学生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都要过五关,斩六将,更不要说基础性研究的偏门专业了。 很多大学的学生都羡慕中科院工资补贴高,确实,也应当承认,很多中科院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贫穷,不少人报考中科院是看重每个月的研究生津贴的收入,这份收入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要再靠依靠为自己上大学已经付出巨大开销的父母。但是,大家也应该能够明白,来自贫 困的家庭也就意味着,你在找工作时只能当枪匹马的依靠自己,没有“关系”可以利用,“关系”对于找工作时的重要性,想必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冷门专业,在找工作时候屡屡遭到“鄙视”也究不奇怪了。 虽然说,中科院研究生工资比起大学要高些,但在中科院的科研任务比起大学来说,也要重很多的,大学里很多研究生在上学时,在外面做实习,兼职,增加了不少社会经验(当然也弥补了一些每个月研究生津贴收入的不足),但正是因为中科院给的工资“高”,学生基本上都是不让 去外面实习的,这也造成了,科学院学生所作的研究项目与掌握的技能与商业社会中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脱轨,而且缺乏在社会实际工作经验,在性格上也更多的是书生气,与社会的文化氛围不符。一些学习计算机学习的研究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公司企业根本不看重自 己所作的973,863项目,也不看重你有多少篇SCI,而是看重你有没有企业商业项目的开发的实际经验,这种实际工作与为人处世的社会经验正是中科院研究生与大学研究生不可相比拟的。 另外,在大学没有考取六级证书的学生肯定更加郁闷,中科院是不组织考四六级的,没有一张六级证书,在大部分情况下,根本就通不过简历筛选这一关, “中华英才网”的电子在线简历中,英语六级是作为简历筛选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没有这一项,你辛辛苦苦,花了一两个小时填 写的简历,就很有可能被机器过滤调了。 有不少人把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归咎于“学生眼光高,不愿去西部,下基层”,我想问问各位老师,你们当中有不少人是通过自身努力,从小地方,考到大城市上大学,留在大城市里谋到一份在家乡人眼里看来体面的工作,走的是一条“从农村到城市,鲤鱼跳龙门”,符合中国莘莘学 子梦寐以求,“光宗耀祖”的传统道路,但是你们却要求自己的学生走一条相反之路。人是逐利的社会动物,自己会对机会成本做仔细权衡,如果真的能在基层,比起大城市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更加舒适的生活,那么不用动员鼓励,想必大家一定会争相而去的吧。从目前来说,城市和农 村,沿海与内地,对大部分人来说,在个人发展机会上有着巨大差异,而且能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在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工作,无论是从在家里人还是自身看来,也是成功的标志之一,这种社会对你评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想必也是不能免俗的。 笔者在参加一个报社组织的招聘笔试时,遇到了中科院植物所的一位同学,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我们大家相互倾诉了找工作的苦恼,我说道:工作太不好找了,看来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转行了。他告诉我,能转行还算不错的了,毕竟能自谋出路,他们所里不少人,对口的工作找不 到,转行别人也不要,现在只能继续留在老板的实验室里打工,继续拿着研究生待遇的津贴,维持生存,什么时候能找到工作出路,自己也不知道,也想必只有天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