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求特殊句式的解(六国论 苏洵)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0:01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1-02 10:14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举以予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1-02 10:40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句,应视为被动句。这样理解“不仅上下文意通顺”,而且有理有据,当然,把“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理解为“成为秦人积威所劫之对象”,也可以说得通;甚至连“为人所杀”也无妨理解为“成为别人杀戮的对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1-02 11:37
特殊句式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用“非”表示的否定判断句) 六国:指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几个诸侯国。 兵:武器 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六个诸侯国家破国亡,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也不是打仗不得法”。它同下文“弊在赂秦”一起,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捷明快。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也”式判断句)。 与:亲附、亲近。 嬴:秦王的姓。 单独看,这句翻译为“是因为齐国结交秦国却不帮助其他五国”。它提示了齐国灭亡的原因。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式被动句) 如此之势:泛指“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和“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的大好形势。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挟持。 这句翻译为“有像这样不需贿赂秦国就能战胜秦国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聚的威势所挟制”。作者在这里抨击了六国治国方略,揭示其“破灭”的根源。 ④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洎:及,等到。 以:因为,由于。 单独看,这句翻译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诛杀”。其实,句中主语“牧”是“诛”的被动者,而不是“诛”的施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因此这句最好还是翻译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 ⑤赵尝五战于秦。(倒装句,介宾结构的状语后置) 尝:曾经,过去,时间副词。 于:同、跟,和“秦”一起构成介宾结构,作“战”的补语。 这个句子理解时要把后置的状语提前,翻译为“赵国曾经五次同秦国作战”,语意就顺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