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录序全文翻译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23:56
- 提问者网友:謫仙
- 2021-04-05 01:34
桐城文录序全文翻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4-05 02:19
《桐城文录序》是阐述、编辑《桐城文录》这本书的宗旨、意义与选文原则。
首段,以宣扬桐城派入手。他说,桐城文风虽自明代开始兴盛,然而那时“大都尚经济,矜气节,穷理博物,而于文则未尽雅驯”。到了清代文风才真正鼎盛,出现“人文遂为海内宗”的可喜局面。桐城三祖“皆足继唐宋八家文章之正轨,与明归熙甫(归有光)相伯仲”,这就确定了桐城派在文坛上的正统位置。
第二段,作者认为自唐至清,除居“斗极”位置的大家之外,次要作者亦不可忽视,他们与大家有如日月与恒星互相映衬的关系。但对这些次要人物的文章要精别慎择,不可滥收。
第三段,叙述作者与戴钧衡认为整理乡邦文献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去其靡以救其敝,岂非乡后进者之责与?”接着谈他们的选文原则:“大约以有关于义理、经济、事实、考证者为主,而皆必归于雅驯。其空文无事理,或虽有事理而文鄙倍者不录。”
第四段,作者认为乡邦文献相当重要,“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入”。接着举孔子编《诗经》而附《鲁颂》,删《书经》而附《费誓》的事例,说明孔子对宗国文献有如此倦倦之意,我辈应效法先师。
所附《义例》,对方戴刘姚四大家备加推崇赞扬,说明四大家是选文的重要对象,其余则杂选名篇,共文录七十六卷,作者八十三人。他解释这种兼收并蓄的原因:“标名家以为的,所以正文统也;广取诸家,所以扩学识也”。这种选文的办法,也是为后世选辑者作了典范。
综观全文不难看出方宗诚、戴钧衡二先生编辑《桐城文录》的宗旨和意义,在于继承和发扬桐城派先祖们的卓越成就,启迪后进,振兴桑梓文化。
文章虽是解说编辑《桐城文录》的宗旨,但处处维护桐城派的正统位置和桐城的文论主旨,不愧为桐城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作者看到清廷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急需经国治世之才,所以在方氏“义法”与姚氏的“义理、考据、词章”之外,特别强调“经济”,这是桐城文派的又一发展。
首段,以宣扬桐城派入手。他说,桐城文风虽自明代开始兴盛,然而那时“大都尚经济,矜气节,穷理博物,而于文则未尽雅驯”。到了清代文风才真正鼎盛,出现“人文遂为海内宗”的可喜局面。桐城三祖“皆足继唐宋八家文章之正轨,与明归熙甫(归有光)相伯仲”,这就确定了桐城派在文坛上的正统位置。
第二段,作者认为自唐至清,除居“斗极”位置的大家之外,次要作者亦不可忽视,他们与大家有如日月与恒星互相映衬的关系。但对这些次要人物的文章要精别慎择,不可滥收。
第三段,叙述作者与戴钧衡认为整理乡邦文献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去其靡以救其敝,岂非乡后进者之责与?”接着谈他们的选文原则:“大约以有关于义理、经济、事实、考证者为主,而皆必归于雅驯。其空文无事理,或虽有事理而文鄙倍者不录。”
第四段,作者认为乡邦文献相当重要,“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入”。接着举孔子编《诗经》而附《鲁颂》,删《书经》而附《费誓》的事例,说明孔子对宗国文献有如此倦倦之意,我辈应效法先师。
所附《义例》,对方戴刘姚四大家备加推崇赞扬,说明四大家是选文的重要对象,其余则杂选名篇,共文录七十六卷,作者八十三人。他解释这种兼收并蓄的原因:“标名家以为的,所以正文统也;广取诸家,所以扩学识也”。这种选文的办法,也是为后世选辑者作了典范。
综观全文不难看出方宗诚、戴钧衡二先生编辑《桐城文录》的宗旨和意义,在于继承和发扬桐城派先祖们的卓越成就,启迪后进,振兴桑梓文化。
文章虽是解说编辑《桐城文录》的宗旨,但处处维护桐城派的正统位置和桐城的文论主旨,不愧为桐城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作者看到清廷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急需经国治世之才,所以在方氏“义法”与姚氏的“义理、考据、词章”之外,特别强调“经济”,这是桐城文派的又一发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