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模拟太空舱的问题

答案:4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8:36
  • 提问者网友:我是我
  • 2021-04-05 12:32
电视上见到过宇航员在地球上训练用到的太空舱,不明白原理,那个装置是不是有叫做反重力场呢,想知道它是怎么实现无重力的。
希望这个问题不是科技秘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04-05 13:17
浮力是由受重力影响下的气体或液体,对其中的其他物体施加的压力差。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在宇宙空间中,由于失去了行星引力,(假设没有引力与微量的气体影响)将不存在任何受力。物体将永远保持自己的运动速度。
而在充满空气的近地的太空舱,仍然有微弱的地球引力存在。另外有些舱体的自转也能提供些许离心力,以有助于宇航员固定自身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4-05 16:22
简单的很,抽干里面的空气就ok了。
  • 2楼网友:大漠
  • 2021-04-05 15:16
据新华社电 继原苏联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之后,俄罗斯目前正着手为首次登陆火星选拔宇航员。 英国《泰晤士报》3日报道说,俄罗斯计划于2015年进行人类首次载人火星之旅,比美国预期提前整整15年。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俄航天部门现正准备招募6名志愿者,在模拟太空舱内进行为期15个月的封闭式训练。 该部门迄今已经收到来自世界各地40余份申请,选拔工作将于秋季开始。入选人员将于明年初接受严格测试和训练,随后将进入封闭的模拟太空船生活458天。 参与该项目的医疗与生物事务中心技术人员马克·别拉科夫斯基说:“这是一项独特的实验。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在如此漫长的任务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处于无重力状态及火星低重力状态模拟训练时,志愿者将接受密切监视。太空舱内将配备健身馆和电视机,志愿者还可以在一个小型实验室里种植蔬菜,以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此外,志愿者还要接受必要的医疗训练,并相互实行模拟手术,以此提高各自的独立生存能力。 别拉科夫斯基说:“前往火星途中的生活条件将非常恶劣。这是一次坎坷之旅,我们想要模拟出它将会是什么样子。”
  • 3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4-05 14:17
训练方法主要采用离心机模拟航天器起飞和返回过程中的超重曲线,进行胸-背向对抗动作训练和头-盆向耐力维持训练。 看看下 面的吧!如果有兴趣的话!!! 为了提高航天员对特殊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和耐受力,需要对航天员进行航天特殊环境因素的暴露和刺激,如超重、失重、前庭器官的刺激、噪声、高低温等。 超重适应性训练的目的是让航天员适应航天器发射和返回再入时的超重环境,增强航天员抗超重的能力。训练方法主要采用离心机模拟航天器起飞和返回过程中的超重曲线,进行胸-背向对抗动作训练和头-盆向耐力维持训练。 失重训练则是利用失重飞机完成的。它可以完成抛物线飞行,形成15-40秒的微重力时间。使航天员感受、体验和熟悉失重环境,在失重的时间里可以做各种试验,如吃东西、喝水、穿脱衣服、闭眼与睁眼的定向运动,甚至可把一个舱体搬进机舱中,还可以进行人在失重的时间里从舱体爬出来的试验,训练太空的出舱活动。 美国的小型失重飞机有t-33和f-104飞机改装的失重飞机。大型失重飞机有kc-135和pc-9,苏联/俄罗斯用伊尔-76改装的大型失重飞机,其微重力时间大约有30s秒。法国有“快帆”和a300失重飞机,a30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失重飞机。日本也有大型或中型失重飞机。中国曾利用歼教-5改装成小型失重飞机。 在地面还可以用中性浮力水槽产生的漂浮感觉,模拟训练航天员在失重时进行工作和维修。中性浮力水槽模拟失重的原理是,当人体浸入水中时,通过增减配重和漂浮器使人体的重力和浮力相等,即中性浮力,获得模拟失重的感觉和效应;但它并没有消除重力对于人体及其组织的作用,因此,它不同于真实的失重环境。目前,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出舱活动的航天员进行训练。一般是将1:1的航天器放入水槽中,航天员穿上改制的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程序的模拟和技能的训练。 为了减少航天运动病的发病率,还要进行前庭功能训练。采用转椅、秋千等旋转和摆动设备产生线性加速度和科氏加速度,或在失重飞机上让航天员头部运动,对受试者的前庭器官进行刺激,以提高前庭器官的耐受能力。也可以利用气功和生物反馈的方法对航天员进行抗运动病的训练。其它的特殊环境因素适应性训练还有飞机飞行训练,跳伞训练,振动、噪声体验,乘员舱大气环境体验以及隔离环境体验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