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猴的成语有多少?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4 15:11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10-13 15:16
关于猴的成语有多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10-13 15:28
有关猴子的成语典故、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源远流长、举不胜举。如: 沐猴而冠《史记·项羽本纪》:“韩生劝项羽都关中,羽曰:‘吾闻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乃烧宫室都彭城。韩生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心猿意马此为佛教用语。用猿腾马奔比喻凡心无常而多变,后多用于比喻心神不定。 尖嘴猴腮《儒林外史》第3回:范进中举后痰迷心窍,他的岳父胡屠户骂他:“象你这等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杀鸡吓猴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人。《官场现形记》53回:“俗语说得好,叫做‘杀鸡吓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树倒猢孙散宋《说薮·曹咏妻》载:曹咏投靠秦桧,做了大官。秦桧一死,曹就被贬。厉德斯派人给曹送去一信,曹拆开一看,乃是《树倒猢孙散赋》一篇。 猢狲入布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尧臣]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 猿鹤虫沙《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教猱升天比喻教唆别人做坏事。《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猴升木。” 弄鬼掉猴:捣鬼,耍花样 杀鸡骇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馀这些成语皆形象、精炼、贴切之语,运用得当可令文章增辉。 有关猴的词汇缀入民间语言,就带来活泼俏皮之感。如说小孩淘气,是“猴了巴叽”;说人机灵“长了毛比猴都精”;劝人不当教师“家有五斗粮,不做猢狲王”;讥人吝啬“猴子手里掉不出干枣”;至于“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看是谁说,强势一方传达的是威胁的信息,弱势一方则在表达无奈的情绪。《红楼梦》中贾宝玉要吃鸳鸯脸上的胭脂,猴在人家身上不下来。一个“猴”字,名词作动词用,何等的传神! 歇后语就更多了,如: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猩猩)。 猴子戴礼帽――假充文明人。 猴子偷桃――毛手毛脚。 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带胡子――要哪出没哪出。 猴子偷瓜――连滚带爬。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猴子吃大象――亏他张得开嘴。 猴子捞月亮――空欢喜。 孙悟空更使这类词条数目大增: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跟孙悟空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六耳猕猴充悟空――冒牌货。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等等,不一而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