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写作特点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0 23:46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12-19 23:27

写作特点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

(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4)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5)本文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试结合原文简析其作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12-19 23:55
【答案】

(1)提示:“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2)提示:这个比喻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3)提示: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5)提示:本文的设喻特点:

  ①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②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6)提示: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文章开始便提出了“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说明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前面有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正是此段的中心论点,同时也是后面所要论证的观点。

开始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等论述的是学习要注重积累。并且每句话都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论述的是学习要持之以恒。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论述的学习要专一。

本文的设喻很有特色。“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不积跬步”、“不积水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这些是用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并且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将要说明的道理隐藏在其中。而且文章开始便运用了排比句。

文章开始便是排比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排比句式节奏感强,有很强的说理性。在说理时运用事例,前后正反对比,更加强了说理的气势。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12-20 01:23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