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翻译一下 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9 03:15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1-08 21:17
翻译一下 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1-08 22:50
译文:百姓从事农业家产就繁多,家产繁多就会害怕迁徙,害怕迁徙就会老死故乡而没有别的考虑。

原文
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藉田,大夫士皆有功业。是故当时之务,农不见于国,以教民尊地产也,后妃率九嫔蚕於郊,桑於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译文

古代圣王引导他的百姓的方法,首先是致力于农业。使百姓从事农业,不仅是为了地理的出产,而且是为了陶冶他们的心志,持重就会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国家的法制就能确立,民力就能专一。百姓从事农业家产就繁多,家产繁多就会害怕迁徙,害怕迁徙就会老死故乡而没有别的考虑。百姓舍弃农业而从事工商就会不昕从命令,不昕从命令就不能依靠他们防守,不能依靠他们攻战。百姓舍弃农业从事工商家产就简单,家产简单就会随意迁徙,随意迁徙,国家遭遇患难就会都想远走高飞,没有安居之心。百姓舍弃农业从事工商,就会喜好耍弄智谋,喜好耍弄智谋行为就诡诈多端,行为诡诈多端就会在法令上耍机巧,把对的说威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后稷说;“所以要致力于耕织,是因为这是教化的根本。”因此天子亲自率领诸侯耕种籍田,大夫,士也都有各自的职事。正当农事大忙的时候,农民不得在都邑出现,以此教育他们重视田地里的生产。后妃率领九嫔到郊外养蚕,到公田采桑,因而一年四季都有绩麻缫丝等事情要做,以此来尽力于对妇女的教化。所以男子不织布却有衣穿,妇女不种田却有饭吃,男女交换劳动所得以维持生活。这是圣人的法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