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泡茶应该怎样泡才是好味道?

答案:6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8 11:18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3-27 16:04
泡茶应该怎样泡才是好味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3-27 17:41
首先讲究水质,然后是泡茶。
以铁观音为例:泡茶第一泡要倒掉,先冲洗掉茶叶里面的灰尘杂质!
至于第二泡要不要倒就看是哪种茶叶了,有些茶第二泡也是要倒掉的!
第三泡开始才是茶叶出味道的时候!
绿茶就不同啦,看个人需要,浓的可以稍微泡一下在倒,
一般来说绿茶都是即倒即冲的!
还有茶具,想跑出好味道,要用紫砂壶,但是跑出好味道的紫砂壶一般要养好几年,极品的要养10年以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3-27 21:20
茶除了茶叶质量问题外,还讲究冲茶的水,最讲究水,另外还有茶具等
  • 2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3-27 20:53
泡茶有讲究,不同的茶叶用不同的茶具来泡。绿茶,用玻璃或瓷器杯冲泡不会掩盖绿茶的清香;铁观音和乌龙茶,花茶和普洱茶,用紫砂壶冲泡可以养壶,还可以使浓厚的茶香更加诱人,增加口感
  • 3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3-27 20:07
你泡的是什么茶,不过茶的第一泡和第二泡的味道都会比较偏淡的,泡茶的时间不能太久,久了茶会变涩
  • 4楼网友:行雁书
  • 2021-03-27 19:38
看你泡的是什么茶,不过茶的第一泡和第二泡的味道都会比较偏淡的,泡茶的时间不能太久,久了茶会变涩
  • 5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3-27 18:06
泡一壶好茶的学问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好喝,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或技术不一,泡出来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壶茶或一杯茶,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及艺术性。(1)所谓”实用性”;就是依实际需求而言﹐可以是冲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冲泡一壶高贵的名茶。(2)科学性;就是瞭解各类茶叶的特性,以科学冲泡方式,使茶叶的品质能充分的表现出来。(3)艺术性;选择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冲泡程序。一、泡茶用水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1)水要甘而洁;(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现代科技发达,卫生饮用水质标准也科学化(1)感官指标:色度不能超过15度、浑浊度不能超过5度,不得有异味、异色及肉眼可见物。(2)化学指标:正常PH值为6.5~8.5,总硬度不能高於25度。(3)氟化物不能超过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过0.05毫克/升。(4)细菌总数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泡茶用水的选择陆羽曾在 <<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选择泡茶用水,必须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硷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软水。二、泡茶器皿之选择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茶具之配套如下:茶船:供放茶壶之用,有盘型与碗型,其功能一保护茶壶,二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汤之用。茶荷:赏茶时盛茶用具。茶巾:用来吸乾茶壶与茶杯﹑茶海外之茶水。茶匙:舀茶叶。杯托:放置茶杯。评审茶叶用之器具:评审盘:又名样茶盘,专供评审茶叶外型。评审杯:用来泡茶与评审茶叶香气,评审茶汤与滋味之用样茶秤:天枰。计时器:计量茶叶冲泡使时间。三、泡茶三要素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1)茶叶用量: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2)水温: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後,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硷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3)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 ! 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四、日常饮茶中的误区饮茶有那么多人的喜爱,但是在日常的饮茶生活中也有一些饮茶方面的失误和不妥之处。这在报刊上时有文章提醒。从茶道的角度来讲,这些失误是完全与茶道原则不合拍的,我们应该注意力戒之。1.用保温杯泡茶。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紫砂茶壶享有盛名。2.用沸水冲泡。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 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3.爱饮头遍茶。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 “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4.过量饮茶。有的人对茶过于偏爱,过于相信茶的提神作用,所以喝茶没有限度。其实茶中的一些物质过量了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大量饮茶可增加铝元素的吸收量,损害大脑,诱发痴呆症。5.饭后即饮茶。许多人都喜欢饭后立即饮茶,认为可以帮助消化。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质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使胃肠黏膜无法吸收,时间一长可导致体内缺铁,甚至诱发缺铁性贫血病。另外,鞣酸与荤食中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鞣酸蛋白质,使得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食物的消化和粪便在肠道内潴留的时间,不但容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有害人体健康。纠正的方法是进餐后一个半小时再饮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