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背诵内容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2 12:00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4-02 07:16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背诵内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4-02 08:44
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中国!我们爱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杭州西湖的清奇俊秀,黄山、庐山的云雾缥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我们爱你—— 龙井茶的清香。茅台酒的醇美,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我们爱你—— 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 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我们爱你——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我们爱你—— 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三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自然段: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第四课《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第七课《船长》第25—30: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bó)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着:“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动作快点!”船长又叫道。
  20分钟到了。船上第60个人登上小艇时,船头开始沉了下去,不一会儿,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森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第十二课《姥姥的剪纸》第十二—十三自然段: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第十四课《安塞腰鼓》第十二—十六自然段: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哪,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第十五课《青海高原一株柳》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第十六课《草原》第一第二自然段: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第二十二课《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还有一些练习的,老师说142页的很重要,要背下来,呼呼,打字好累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4-02 10:28
第一课,第三课 第四课 第七课 第十二课 第十四课 第十五课 第十六课 第十七课 第二十二课 第二十三课 没了,上册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2楼网友:煞尾
  • 2021-04-02 10:03
山中访友。 山雨 。索溪峪的野 。詹天佑 。怀念母亲 。穷人 。别饿坏了那匹马。 这片土地社圣神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 。古诗 。最后一头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