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东野序(节选)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5 01:31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03-24 09:08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送孟东野序(节选)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趋也或梗之(通“促”催促) B、其沸也或炙之(烤) C、其他浸淫乎汉氏矣(在水中滋润,此处指积累渐而扩及) D、东野之役于江南也(任职)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而使鸣国家之盛耶 B. 维天之于时也亦然 其于人也亦然 C. 人声之精者为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 D. 三子者之鸣信善矣 忌不自信 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着眼于一个“鸣”字,从自然界的“物不得其平则鸣”,推论到人世间人们的鸣,鸣贯穿始终,意脉清晰,主旨显豁。 B、“有不得已者而后言”一句,说明诗文一方面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一方面又是情动于中,而言之于外的结果。 C、人“不得其平则鸣”或“鸣国家之盛”,或“自鸣其不幸”,在作者认为,这全“悬乎天矣”,即把这些情形全归于天意,可见作者在宣扬的唯心主义观点,对此,我们应当摒弃。 D、如果从行文来看,作者结论好像在说天意起决定作用,其实,这是作者借天意指责当政者不重用孟东野之类的人材,为孟东野鸣不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0-12-15 08:02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A 趋,原为快步疾走,此处水流迅疾貌。 【小题2】B (介词,对) 【小题3】C 不是唯心主义,恰恰是唯物主义。 送孟东野序 译文 大凡东西不平衡时,就要发出响声。草木本无声音,风吹动它们发 出声音。水本无声音,风振荡它发出声音。水流腾起波浪,是因为 受到激扬;水流得迅疾,是因为水道狭窄形成阻塞;水的沸腾,是 因为用火来浇。金属、石头本无声音,是因为敲打它们发出声音。 人们发表言论也是这样,是因为心中有不得已的感情激发而发表言 论。他们的歌咏是因为有所思虑,他们的哭泣是因为有所感怀。凡 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大概都是有所不平吧! 音乐是郁结于心的感情抒发出来的,选择了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而 借助它们来发出声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 器,是器物中最善于发声的。自然界对于四时也是如此,选择了善 于发声的东西而借助它们发出声音。所以,用鸟在春天发出声音, 用雷在夏天发出声音,用虫在秋天发出声音,用风在冬天发出声 音。四时的推移变化,大概也必定有不平之处吧!对于人来说也是 如此,人声音的精华是语言,对语言来说,文辞又是精华,更要选 择善于表达的人而借助于他们来发表议论。 唐朝得到天下以后,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 都以他们各自的才能而鸣。那些活着而处于下位的人中,孟东野开 始以诗歌而鸣,他的诗歌超出魏、晋时代,有些经过不懈的努力, 可以达到古代的水平,其余的也接近汉代诗歌的水平了。跟从我学 习的人中,李翱、张籍是最杰出的。孟东野、李翱、张籍三人的诗 文确实优秀啊。不知道是上天将使他们的声音谐和,让他们为国家 的兴盛而鸣呢?还是将使他们受穷挨饿,心情愁苦,而让他们为自 己的不幸而鸣呢?这三个人的命运,就取决于上天了。那么他们处 在高位有什么可欢喜的呢?沉沦于下位又有什么可悲愁的呢? 东野就职于江南,仿佛有些失意的样子,所以我说命运取决于上 天,以此来宽解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路难
- 2019-11-23 13:18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