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哈尔滨夏天诗词,歌颂家乡哈尔滨的诗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4:43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4-03 09:48
哈尔滨夏天诗词,歌颂家乡哈尔滨的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4-03 10:29
哈尔滨,我心中的城
水塘作者:程树榛
离开哈尔滨已经多年了,但是,心中无时不在怀念着她。一闭上眼睛,哈尔滨迷人的风光便在我记忆的屏幕上回映出来,我的心便立即插上翅膀,飞到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她是我心中的城。
我第一次来到哈尔滨是1956年的夏天,我是作为三年级工科大学生来这里一家工厂进行生产实习的。刚到哈尔滨,我便被这号称“东方莫斯科”的名城倾倒了。那飞珠泻玉般的松花江,那具有原始野味的太阳岛,那奇伟瑰丽的尼古拉教堂(俗称喇嘛台),以及那富有异国情调的中央大街,都是美不胜收。那时,我和几位学友,都对哈尔滨有“一见钟情”之感。
每当夕阳西下,我们便携手共游。从横跨松花江的大铁桥起步,登上江堤,然后漫步江岸的斯大林公园。落日的余晖,洒在波平如镜的江面上,金翅金鳞般的波纹,熠熠生辉;岸边的白杨、垂柳,在徐徐晚风中,枝叶碰撞,发出轻轻细语,如情人切切絮絮。在缕缕游人中,偶见三两金发碧眼的俄罗斯青年男女偕肩搭背走过,平添几许异域风情。我们在绿色的长凳上坐够了,便从石阶拾级而下,踱到喧哗的江水前,席地而坐,脱下鞋袜,把双脚浸泡在清凉的水中,轻轻拨弄着水花儿,像孩子般地嬉笑着,直到夜深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江边,返回驻地。在途中,经过中央大街时,我们脚踏着用青石块拼排起来的马路,望着夜影下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心中不由漾起片片美的涟漪。如水的月光,透过密密的树丛,筛过来斑驳的花影,温柔地抚在我们青春的躯体上,心里充满甜美的温馨。偶尔从某楼窗口隐隐传来俄罗斯古典音乐的雅韵,余音袅袅,引起心灵的震颤。最后,我们来到了喇嘛台,它以其特有的风姿,屹立在十字路口的广场上,它那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我平生所罕见的。深红色的塔尖,错落有致的结构,在夜色中呈现出朦胧神秘的壮美,令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激动地相约:毕业后,一定请求分配到哈尔滨工作,为美丽的冰城贡献出青春和智慧。
但是,生活往往难以按照人们的美好愿望来安排。由于政治风云的急剧变化,我的命运之舟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着。次年,在一阵风暴后,它被冲到遥远的边疆一个鲜为人知的达斡尔族之乡———富拉尔基停泊下来,我对哈尔滨的仲夏之梦随之破灭了。
但是,由于富拉尔基距离哈尔滨并不太远,因为技术工作的需要,我又经常到哈尔滨公出———因为哈尔滨的动力之乡,和我工作的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有紧密的技术协作关系。那著名的“三大动力”(即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集中了国内外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生产着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尖端产品。这里精湛的技术工艺,骄人的科研成果,都对我们这些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里的科技人员,都是我们理想的合作伙伴。所以,一有机会和工作需要,我和我的同事便及时地来到这里,或汲取先进技艺,或切磋技术难题,一住就是好多天。我们除了倾听“动力之乡”那动人的钢铁奏鸣之外,便是再次欣赏这座名城的美丽风貌。她美轮美奂的旖旎风光,不仅驱除了我们工作的劳顿,也给我们的身心都带来无限的惬意,而后怀着心满意足的心情,回到还处于荒凉中的富拉尔基的工作岗位。不过,心灵深处,总对哈尔滨怀着深深的依恋。
光阴荏苒,很快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叶。那时,因为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有感而发,写出并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在当时当地,算是小有成绩也小有名气了。于是,便引起了有关文化艺术部门的注意。就在1964年4月,我被省作家协会调来哈尔滨参加一个文学创作学习班学习,住在当时的省文联大院里。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三五人结伴而行,......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