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哪位高手能请从声、韵、调三个方面谈谈吴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越详细越好!!!要从这三个方面啊~~谢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14:23
  • 提问者网友:感性作祟
  • 2021-01-01 22:16
哪位高手能请从声、韵、调三个方面谈谈吴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越详细越好!!!要从这三个方面啊~~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1-22 06:13
声母
  吴语音系
  ■ 最主要的特征是中古全浊声母至今仍保留浊音音位,比如“冻”、“痛”、“洞”的声母分别[t]、[t?]、[d](普通话“洞”的声母清化为[t])。  
  ■ 全浊声母在起首或单念时通常清化,即“清音浊流”,只在词或语句中维持浊音。  
  清塞音爆破性较其它汉语强。  
  ■ 疑母洪细皆读鼻音(疑泥细音混同)。如上海“鳄”[??o?2]≠“恶”[?o?5],“艺”[??i113]]≠“异”[?ji113]。  
  ■ 泥来母不混(南方只有吴语、部份客家话和部份粤语完全区分泥来母),“弄”字依古音“卢贡切”读来母上海[l?o?113]。   
  ■ 边、鼻音[l]、[m]、[n]、[?]、[?]均分为清浊两套,分别与阴阳声调相配,可视为清浊对立的一部分。   
  ■ 在壮侗语族语言中,先喉塞声母是最常见的声母,而浙南,古帮母和端母有好些地方也念成先喉塞音,如:“疤、带”等,这是典型的古吴语的遗留。   
  代表地(上海市区)声母:   
  老派:声母27个,韵母51个,声调6个(阴平、阴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中派:声母28个(增加[?]),韵母43个,声调5个(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新派:声母28个,韵母32个,声调5个(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下面关于语音的具体描写以中派上海话为基础。   
  跟多数其他吴方言一样,上海话拥有一整套的浊塞音、不送气清塞音和送气清塞音的对立。此外,还有一套对立的清擦音和浊擦音。

  韵母
  ■ 吴语是以单元音为主体的方言。普通话中,ai,ei,ao,ou等都是双元音韵母,发音的时候声音拖得很长,而且口部很松,而吴语恰好相反,一般来说,对应普通话ai,ei,ao,ou的音,在吴语中分别是?/ø,e,?,o,都是单元音,并且发音的时候口形是比较紧的。   
  ■ 介音[j]、[w]、[?]发音短促,具有辅音性(吴语金衢片金华地区例外)。   
  ■ 蟹摄一、二等不同韵。   
  ■ 咸、山摄见系一、二等不同韵,如苏州“官”[kwø52]≠“关”[kw?52](杭州话除外)。
  ■ 梗摄二等白读跟梗摄三、四等、曾摄不混,如苏州“撑”[??ã335]≠“称”[????335]。
  ■ “打”苏州[tã335]字韵母同“冷”苏州[l?ã113],合古音“德冷切”。   
  ■ “大”口语大多读“唐佐切”,如苏州[du113]。   
  ■ 绝大多数地区保留入声韵(除东瓯片、金衢片金华地区外,均收喉塞音[?])。   
  ■ 边、鼻音[l]、[m]、[n/?]、[?]能自成音节,并分为阴阳(清浊)两套。

  声调
  ■ 1. 单字调   
  * 吴语大多有七八个声调(中古的平上去入四声各因声母清浊分为阴阳,部分地区阳上并入阳去,如苏州)。   
  * 上海进一步将阳平并入阳上去(阳舒统一),阴上并入阴去,所以只有五个声调(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 北吴苏沪嘉小片的吴江县与嘉兴府(部分),除了声母清浊影响分调外,清声母的送气与否也构成分调条件,如次阴平(清送气)与全阴平(清不送气)不同。吴江县的各个乡镇分调格局各异,有十到十二个声调(与壮侗语言的十五调格局原理类似)。   
  * 在八声调具全的地点(如绍兴),古浊上字不混入阳去,仍归阳上(汉语族仅有吴语、粤语两分支的阳上同阳去有严格区别,其馀汉语分支皆不同程度地有“浊上归去”现象)。   
  代表地(苏州)声调:   
  阴平/ 开,关 阴上/ 撒,水 阴去/ 胖,看 阴入/ 杀,只 阳平/ 鞋,爬 阳上/ 戆,笨 阳入/ 特,白   
  上海话:   
  上海话大致分为平仄入三声。平声相当英语长音、法语短音,仄声略长相当法语长音,入声相当日语促音、英语短音。又根据声母的清浊性分为两类。   
  1, 阴平:调值53。   
  2, 阴仄:调值34。   
  3, 阳平、阳仄:调值相同13。   
  4, 阴入:调值5。   
  5, 阳入:调值2。   
  ■ 2. 连读调   
  * 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构成一个连读单位,其中每一音节(字)的声调往往不同于该音节(字)单念时的声调。中国连续变调最复杂的语言有吴语、闽语等。   
  * 吴语具有汉语中独一无二的广式连续变调系统。形象地说,吴语在被讲的时候,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只有第一个字是保持了其原本的声调,后面的字,根据第一个字的声调(甚至在不少时候,首字也要发生声调变化),以及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改变了声调的高低和走向,称作变调。这种变调是广泛存在的,即变调可能超越了句子、短语或者词汇等语音单位 而存在,所以称为广式连续变调。同时,这种变调是有倾向性的,即将原先不平整的声调,变成平整的,而且同时以词、短语为单位,加强了词里面的字,或者短语 里面的字之间的联系关系,使得看上去像一个整体(想象一下英语中的单词,或者多个单词、词根形成的新单词),所以又被非正式地称为连读变调。   
  * 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构成一个连读单位,其中每一音节(字)的声调往往不同于该音节(字)单念时的声调。   
  * 吴语的连读变调现象为汉语族内最丰富的。   
  * 如同吴江全清与次清之间分调,从吴语部分地点(如苏州)的连读调规律中,可以看出吴语历史上也有全浊与次浊分调的痕迹。这些痕迹是现时的单字调所不能显示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