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谁知道电话的发展史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20:03
  • 提问者网友:我是女神我骄傲
  • 2021-04-02 20:26
谁知道电话的发展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4-02 20:44
电话机是美国人A. G. 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他用两根导线连接两个结构完全相同、在电磁铁上装有振动膜片的送话器和受话器,首先实现两端通话。但通话距离短、效率低。1878年出现了炭精送话器,使电话机送话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话器结构也有改进。最早的电话机是磁石电话机,靠自备电池供电,用手摇发电机发送呼叫信号。1880年出现共电式电话机,改由共电交换机集中供电,省去手播发电机和干电池。1891年出现了旋转拨号盘式自动电话机,它可以发出直流拨号脉冲,控制自动交换机动作,选择被叫用户,自动完成交换功能。从而把电话通信推向一个新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了按键式全电子电话机。除脉冲发号方式外,又出现了双音多频(DTMF)发号方式。随着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双音频按键电话机已逐步普及。电子电话机电路正在向集成化迈进,话机专用集成电路已广泛用于话机电路各组成部分。各种多功能电话机和特种用途电话机也应运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将拨号、通话、振铃三种功能集于一块集成电路上的电话机。随着话音识别技术的发展,直接用话音“拨号”的新型电话机也正在出现。
最初的电话机(终端)是
老式电话机
由微型发电机和电池构成的磁石式电话机,打电话时,使用者用手摇微型发电机发出电信号呼叫对方,对方启机后构成通话回路。后来,1877年爱迪生(T.E.Edison)发明了碳素送话器和诱导线路后通话距离延长了。同一年又发明了共电式电话机。1891年终于发展到A.B.Strowger发明了自动式电话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4-02 23:29
电话机是美国人A. G. 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他用两根导线连接两个结构完全相同、在电磁铁上装有振动膜片的送话器和受话器,首先实现两端通话。但通话距离短、效率低。1878年出现了炭精送话器,使电话机送话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话器结构也有改进。最早的电话机是磁石电话机,靠自备电池供电,用手摇发电机发送呼叫信号。1880年出现共电式电话机,改由共电交换机集中供电,省去手播发电机和干电池。1891年出现了旋转拨号盘式自动电话机,它可以发出直流拨号脉冲,控制自动交换机动作,选择被叫用户,自动完成交换功能。从而把电话通信推向一个新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了按键式全电子电话机。除脉冲发号方式外,又出现了双音多频(DTMF)发号方式。随着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双音频按键电话机已逐步普及。电子电话机电路正在向集成化迈进,话机专用集成电路已广泛用于话机电路各组成部分。各种多功能电话机和特种用途电话机也应运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将拨号、通话、振铃三种功能集于一块集成电路上的电话机。随着话音识别技术的发展,直接用话音“拨号”的新型电话机也正在出现。
最初的电话机(终端)是
老式电话机
由微型发电机和电池构成的磁石式电话机,打电话时,使用者用手摇微型发电机发出电信号呼叫对方,对方启机后构成通话回路。后来,1877年爱迪生(T.E.Edison)发明了碳素送话器和诱导线路后通话距离延长了。同一年又发明了共电式电话机。1891年终于发展到A.B.Strowger发明了自动式电话机。
不用谢,点个赞再走呗
  • 2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4-02 22:23
不知道
  • 3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4-02 21:51
1876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了电话,以此开创了人类的通讯革命,这场革命至今仍未终止。
  在贝尔发明电话之前,传递消息的最快方式是通过电报线用莫尔斯码发送电报。而电报这个通讯方式这时也刚刚问世不久,在这之前,紧急信息只能由驿马、烟火信息、鸽子或船只传送。19世纪70年代,许多人都在致力于改进电报,而贝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个年轻人,贝尔献身于帮助聋人的事业,并企图通过改进电报来得到大笔财富。在实验中,他听见一个震颤声沿着电线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如果其他发明者听到同样轻微的声音,他们几乎不可能理解其重要意义。而贝尔对人类耳朵的震动原理有着充分的了解,他立即发现通过电线传递人类的声音是可行的,电话诞生了。10年之内它遍及美国,很快又传遍全世界。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们可以很迅速地接受到来自全球任一角落的信息。其实信息交流对于任何时代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古代有鸿雁传书,烽火连天,暮鼓晨钟等说法,就反映了人们对寻求不同的远距离通信方法的努力。
  自从人类发明电以后,就有人想利用电来进行通信。有个叫摩尔逊的人,曾架设26根电线,代表26个字母,来传递信息。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电报机"了。但其设备庞杂,传递不远,虽有人不断改进(如用单根导线代替26根导线等),但终究没能达到实用的阶段。
  18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时,发明电报的基本技术条件(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也已具备。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这种电报很快在铁路通信中获得了应用。他们的电报系统的特点是电文直接指向字母。 与此同时,美国人莫尔斯也对电报着了迷。他是一位画家,凭借了他丰富的想象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在他4l岁那年,他从法国学画后返回美国的轮船上,医生杰克逊将他引入了电磁学这个神奇世界。在船上,杰克逊向他展示了"电磁铁",一通电能吸起铁的器件,一断电铁器就掉下来。还说"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通过"。这个小玩意儿使莫尔斯产生了遐想:既然电流可以瞬息通过导线,那能不能用电流来传递信息呢?为此,他在自己的画本上写下了"电报"字样,立志要完成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发明。
  回美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制电报的工作中去。他拜著名的电磁学家亨利为师,从头开始学习电磁学知识。他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和电工工具,把画室改为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他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绘制了一幅又一幅草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试验,但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失败。在深深的失望之中好几次他想重操旧业。然而,每当他拿起画笔看到画本上自己写"电报"字样时,又为当初立下的誓言所激励,从失望中抬起头来。
  他冷静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认真检查了设计思路,发现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来发送信号。1836年,莫尔斯终于找到了新方法。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新的设计方案:"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现出火花。有火花出现可以看成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出现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度又是一种符号。这三种符号组合起来可代表字母和数字,就可以通过导线来传递文字了。"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事啊!但莫尔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用点、划和空白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是多么不容易啊!这种用编码来传递信息的构想是多么伟大,多么奇特!这样,只要发出两种电符号就可以传递信息,大大简化了设计和装置。莫尔斯的奇特构想,即著名的"莫尔斯电码",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是电报发明史上的重大突破。
  莫尔斯在取得突破以后,马上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把设想变为实用的装置,并且不断地加以改进。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电信史上光辉的一页。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里,亲自按动电报机按键。随着一连串嘀嘀嗒嗒声响起,电文通过电线很快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他的助手准确无误地把电文译了出来。莫尔斯电报的成功轰动了美国、英国和世界其他各国,他的电报很快风靡全球。
  19世纪后半叶,莫尔斯电报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莫尔斯电报也有其缺点,就是从发报人到收报人需利用专门的电码译本经过两次翻译才能把信息传递过去,而且发报人不能立即获得收报人的反馈信息。这就使通信仍然不够方便。所以在欧美掀起了一股竞相发明电话机的热潮。如法国电工技师布尔瑟试制"传送器",德国教师赖斯试制了电话机等。由于送话器、受话器结构不尽合理,音量太小,语音不清,没有达到实用要求。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的发明者,要数美藉苏格兰人贝尔。
  贝尔对莫尔斯电报的缺点作了分析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制造出一种直接传递入的语言的装置?能否把人说话的声音通过导线传到很远的地方?
  贝尔原是一个从事语音教学的教授。他在研究一种为耳聋者使用的"可视语言"的实验中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现象:当切断或接通电流时,电路中螺旋线圈会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就像莫尔斯电报的嘀塔声一样。贝尔注意到了常人根本不在意的细节,又反复试验了很多次。受这一现象的启发,贝尔的脑海里逐渐浮起了一个新奇的想法:先设法将发声的空气振动变成电流的连续变化,再用电流的变化模拟出声音的变化。这就是发明电话的初始原理。 但是,怎样实现"从声音变化到电流变化",又"从电流变化到声音变化"这两个转化呢?贝尔请教了电学界的几位能人,有的人一笑置之,有的劝他放弃幻想。这种境况反倒坚定了贝尔的信心,他决心从头学习电学。于是他风尘仆仆地赶到华盛顿,向当时最有声望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求教。老亨利仔细倾听了贝尔的设想,满腔热情地鼓励贝尔学习和掌握电磁学知识,大胆动手干起来。他说:"年轻人,您有了一项了不起的发明理想,干吧!"贝尔犹豫地说:"先生,在电学上我还是门外汉!"大科学家坚定地鼓励贝尔:"掌握它!"
  对这位科学界老前辈的教诲和鼓励,贝尔终生难忘。从1875年春天开始,贝尔和他的年轻助手、电工技师华生一起,在一间冬冷夏热的小屋里,建起了简陋的实验室。一边探索声电转换原理,一边设计实际装置,常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求索,失败,再求索,再失败,再求索……每当挫折和困难令他们放弃时,老科学家的坚定话语重新鼓起了他们继续干下去的勇气!
  两台粗糙的样机终于做出来了,实现了用电传送声波的目的。但是其声音十分微弱,听不清楚。"怎样提高音量呢?"贝尔又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一天夜里,晚风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吉他声,如泣如诉。听着,想着,他忽然豁然开朗起来:吉他的乐曲声之所以响亮动听,是因为它利用了共鸣原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造一个共鸣箱呢?于是他马上设计赶制了一部装有助音箱的改装电话机。
  贝尔和华生没有就此停步。他们对样机又进行了多次改进,制成了永磁式电话机,申请了专利。有趣的是,两小时以后,发明家格雷也为自己的电话机申请专利。1876年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炭精式送话器,也获得了发明专利权。炭精式送话器比贝尔永磁式送话器更灵敏。故现代的电话机,基本上是爱迪生送话器与贝尔受话器的结合。
  今天电话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电话的种类亦名目繁多,但电话的基本原理仍然没有改变。当我们回首当年莫尔斯、贝尔等先驱者首创电报、电话的艰难历程时有何感想呢?对我们今天即将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有什么启示呢?
  首先,我想起了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电报、电话的发明,同千千万万新事物的发明一样,是一个将思想变为现实的过程,是把人们的设想化为实物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在这一点上,科学的发明与科学的发现不同。如前面介绍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属于科学的发现,这是寻求早已存在而没有被发现的规律的过程,是使人们的思想符合客观规律的过程。但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科学发现,都需要人们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都需要人们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果,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今天,我们正站在研究性学习的"人口处",正像在科学的入口处一样,必须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
  第一,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各项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去,下决心通过自己艰苦的学习与实践,去争取课题研究的成功。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要像门捷列夫、莫尔斯、贝尔那样,勇敢地实践,大胆地想象,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以不屈不挠的斗志去争取课题研究的成功。
  第二,电报、电话发明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的发明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成功的。发明的过程一般呈现出两个阶段,首先是一种新技术原理的获得,其次是将这种原理物化为现实的存在。无论是原理的获得,还是实物的构建,在发明的两个过程中都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如直觉、灵感、想象、分析、综合。在发明的全过程中还会出现意外和机遇,更需要人们敏锐地抓住意外现象和瞬间的机遇。
  你看,莫尔斯就是从杰克逊的电磁铁中受到启发,产生了"用电流传递信息"的基本思想,贝尔就是从切断或接通电流时线圈发出的沙沙声中悟出了声电变化的基本原理的。发明家的想象力就在于此,发明家的创造性思维就在于此!
  莫尔斯总结失败原因后明确了寻找发送信号的新途径。当他思想高度集中到这一方向并朝思暮想发送信号新途径时一旦接触到电火花时才会激发某种灵感,突然想到用点和划的组合来表示字母和数字,从而创造了"莫尔斯电码"。同样,贝尔也是在日思夜想、苦苦思索"怎样提高音量"这个关键问题时偶尔听到吉他的响亮乐曲,才会激发某种联想,得到一个创新:"我们何不造一个共鸣箱呢"。所以,每一个参与研究性学习、进行课题研究的学生,一定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学习各种创造性思维方式,要学会想象,学会发散性思维,学会逆向思维等等思维方式。在解决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时,要使自己的思想高度集中,细心地观察和抓住意外的现象,敏锐地抓住瞬息即逝的机遇。
  第三,像莫尔斯、贝尔那样的善于创造发明的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在思维方式方面,都具有强烈而持久的好奇心、富有想象力,喜欢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善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性格方面,他们善于质疑,喜欢刨根究底,进取心强,极其自信,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
  所以,每一个参与研究性学习、进行课题研究的学生,一定要认真向优秀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学习,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以他们的人格为榜样,投身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