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小班大班中班的科学教育内容的不同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4:06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03-02 16:37
说明小班大班中班的科学教育内容的不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03-02 17:56
大班的科学领域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幼儿主动关心周围的环境及事物,激发其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正确运用感官认识事物,培养其初步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主动获取周围生活中有关自然和量、形、数、时、空的粗浅经验。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周围世界,为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打下基础。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细心、专心地观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或在一段时间内
对某一物体进行连续观察,找出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学习简单的推理。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能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学习同时按两个维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的概括能力。
7.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适宜的环境对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特别关注水、空气、土
壤的清洁,感知它们对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理解环境保护意义,有相应的环保行为。
8.在日常生活中,引导感知四季对动植物生长变化及人们衣着、生活的影响,观察不同的
天气现象(风、雨、雪等),发现它们与四季的关系,主动想方法适应天气变化。
9.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风、电、水、太阳对人的益处和危害,初步体会事物的两
面性,感知简单的物理现象,喜欢玩声、光、磁、颜色的变化、沉浮等游戏,体会事物的发展与变化。
小班科学领域: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注幼儿所关注的事物和现象,保护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幼儿关注流水、地上掉落的花籽、花瓣、地上的小洞等)。
3.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引发幼儿对事物简单的数、量、形、空等特征感兴趣
和有好奇心。
4.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使幼儿通过感知、摆弄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体验事最明显的特征(外形、颜色、功能)。
5.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和探究物体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软硬、粗糙、
光滑、滚、转、停等)及人们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如:推、拉等)。
6、引导幼儿初步知道常见生活用品的用途及与人的关系。
7、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沙、水的特性,体验事物特征,如多少等简单的量的特征。
8.有充分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可以用多种形式(语言、动作、艺术形式等)表达自
己的感知以及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9.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
中班科学领域:
一、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1.支持和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观察、探索的乐趣。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自信心。
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1. 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某些事物进行比较、连续地观察,能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和变化。
2. 支持鼓励幼儿用各种常见材料(纸、木、布、塑料、颜料、废旧材料等)和工具(剪刀、尺子、漏斗、筛子、各种容器等)进行简单的尝试和探索。
3. 引导幼儿能认识较多的和常见的科技生活用品(微波炉、榨汁机、录音机、洗衣机、空调等),并能初步知道这些用品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4. 引导幼儿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的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和沉浮等现象,并能根据某些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想。
5. 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活动,感受比较的过程和结果,获得初步的比较能力。
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 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
2. 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和分享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与方法。
3. 为幼儿参加小组讨论及探索创造条件,初步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鼓励幼儿使用表示比较的语言,如:更长、更短、更轻、更重等。
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鼓励幼儿尝试学习按一个维度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并进行计数。
2. 引导幼儿在较多的机会中接触物体粗细、高矮、厚薄、轻重等常见量,感知其特征、进行分类。
3.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尝试学习对5-10个物体按量的差异进行排序,初步理解序列的规律。
4.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并能在实际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简单使用或运用的机会。
5.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按简单的模式(如:大熊,小熊,大熊,小熊„„)进行循环排序。
6.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并进行分类。用合适的图形拼成代表模型或更复杂的图画。
7. 提供各种机会,为幼儿初步体会常见几何图形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创造条件。
8. 提供各种途径引导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物体,说出总数。
9.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读10以内阿拉伯数字,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
10. 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初步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的守恒(不受大小、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11. 利用各种机会,为幼儿了解10以内数中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创造较多的条件。
12.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体验和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正确辨认前、后方位。
13. 引导幼儿对测量的兴趣,进行非标准化的自然测量活动与尝试。
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幼儿主动关心周围的环境及事物,激发其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正确运用感官认识事物,培养其初步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主动获取周围生活中有关自然和量、形、数、时、空的粗浅经验。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周围世界,为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打下基础。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细心、专心地观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或在一段时间内
对某一物体进行连续观察,找出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学习简单的推理。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能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学习同时按两个维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的概括能力。
7.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适宜的环境对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特别关注水、空气、土
壤的清洁,感知它们对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理解环境保护意义,有相应的环保行为。
8.在日常生活中,引导感知四季对动植物生长变化及人们衣着、生活的影响,观察不同的
天气现象(风、雨、雪等),发现它们与四季的关系,主动想方法适应天气变化。
9.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风、电、水、太阳对人的益处和危害,初步体会事物的两
面性,感知简单的物理现象,喜欢玩声、光、磁、颜色的变化、沉浮等游戏,体会事物的发展与变化。
小班科学领域: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注幼儿所关注的事物和现象,保护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幼儿关注流水、地上掉落的花籽、花瓣、地上的小洞等)。
3.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引发幼儿对事物简单的数、量、形、空等特征感兴趣
和有好奇心。
4.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使幼儿通过感知、摆弄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体验事最明显的特征(外形、颜色、功能)。
5.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和探究物体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软硬、粗糙、
光滑、滚、转、停等)及人们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如:推、拉等)。
6、引导幼儿初步知道常见生活用品的用途及与人的关系。
7、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沙、水的特性,体验事物特征,如多少等简单的量的特征。
8.有充分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可以用多种形式(语言、动作、艺术形式等)表达自
己的感知以及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9.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
中班科学领域:
一、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1.支持和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观察、探索的乐趣。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自信心。
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1. 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某些事物进行比较、连续地观察,能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和变化。
2. 支持鼓励幼儿用各种常见材料(纸、木、布、塑料、颜料、废旧材料等)和工具(剪刀、尺子、漏斗、筛子、各种容器等)进行简单的尝试和探索。
3. 引导幼儿能认识较多的和常见的科技生活用品(微波炉、榨汁机、录音机、洗衣机、空调等),并能初步知道这些用品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4. 引导幼儿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的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和沉浮等现象,并能根据某些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想。
5. 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活动,感受比较的过程和结果,获得初步的比较能力。
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 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
2. 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和分享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与方法。
3. 为幼儿参加小组讨论及探索创造条件,初步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鼓励幼儿使用表示比较的语言,如:更长、更短、更轻、更重等。
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鼓励幼儿尝试学习按一个维度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并进行计数。
2. 引导幼儿在较多的机会中接触物体粗细、高矮、厚薄、轻重等常见量,感知其特征、进行分类。
3.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尝试学习对5-10个物体按量的差异进行排序,初步理解序列的规律。
4.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并能在实际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简单使用或运用的机会。
5.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按简单的模式(如:大熊,小熊,大熊,小熊„„)进行循环排序。
6.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并进行分类。用合适的图形拼成代表模型或更复杂的图画。
7. 提供各种机会,为幼儿初步体会常见几何图形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创造条件。
8. 提供各种途径引导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物体,说出总数。
9.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读10以内阿拉伯数字,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
10. 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初步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的守恒(不受大小、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11. 利用各种机会,为幼儿了解10以内数中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创造较多的条件。
12.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体验和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正确辨认前、后方位。
13. 引导幼儿对测量的兴趣,进行非标准化的自然测量活动与尝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秋
- 2021-03-02 19:08
(一)实践性原则
我们的剪纸活动强调的是幼儿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幼儿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注重幼儿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幼儿热爱民间剪纸,着重强调幼儿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
(二)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逐渐提高剪纸的技能和审美情趣。
举例如下:
小班幼儿:剪短线(给小鸡吃米粒)、剪中长线(喂小羊吃青草)、剪长线(帮爷爷下面条);转弯剪直线(比高矮)、转弯剪弧形(削苹果皮);剪带几何图形轮廓线的实物图(打扮圣诞树);对折镂空剪多个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梯形等(有趣的图形);剪各种实物轮廓线(帮妈妈买年货);随意想象剪(走公园)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