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怎么自主管理
- 提问者网友:我们很暧昧
- 2021-04-29 06:01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罪歌
- 2021-04-29 06:53
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我校不断更新德育工作理念,引导教师逐步从“制约性德育”转向“主体性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德育实效。在德育标准、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以及德育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学生自主性管理的德育新格局。
学生自主管理旨在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低起点切入,小目标实施,分层次推进,多渠道展开的工作思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突出“抓近、抓小、抓实”,使学生在生活上会自理,学习上会自主,行为上会自律,使德育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要实现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呢?
更新观念是主体性德育的基础
传统德育管理存在重灌输,轻引导;重主导,轻主体;重知识,轻行为的现象。空洞的说教,生硬的条例,冷冰冰的诸多禁令,“管、卡、压”式的管理方法,使受教育者完全处在被动的地位接受管束。由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承认与尊重,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要使学校德育改变这一现象,除了更新内容和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改变和更新德育观念。
1.强化三种意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我校在教职工中,首先,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大力实施“爱的教育”,不断加强师德校风建设,严格规范教职工的行为,用教师的自律唤起学生的自律,用教师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
其次,强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找准自己的位置,当好“导师”和“朋友”,不当“法官”和“保姆”,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后,强化科研意识,树立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研究的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从“制约性”德育转向“主体性”德育
自主性管理强调人的德行的发展,首先在人的本身。因此教育的目的就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是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因为没有学生主体自觉的自愿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必须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充分尊重和了解受教育者得到的需求,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参与体验是自主性管理的途径
1.实施“爱心值周”体验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教育的动力。我校改变了以往少数大队委每天执勤的制度,而由每班轮流担任值周活动。另外,大队辅导员以及班主任教师也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变成指导者,而不是指挥者。值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负责学生管理的全方位工作,包括学生进校、放学排队、课间活动、早午自习、卫生、两操等,值勤学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在受着教育。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由值勤学生代表总结一周来学生常规管理的情况。实践证明,“爱心值周”体验日,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2.张扬个性,“相信我能行”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努力把展示个性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如:为了给更多的学生以锻炼的机会,各个班级实行了小干部轮换制,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中队活动,实现在老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各中队轮流主持,使学生从小学会承担责任。班里的图书角、卫生角、黑板报均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管理。为了给一些有特长的孩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许多班级、年级还相继成立了相应的社(团)组织,班级的特色展示栏陆续展出学生的文学、书画、小制作等作品。另外,许多班级和年级分别为有特长的学生举办个人书画展、摄影展,学校还专门为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提供展示阵地、拍摄电视专题片,介绍他们的事迹,宣传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每逢学生在各项比赛中获奖,学校都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以鼓励他们取得的成绩。如,上学期,我校由40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丰南区小学作文、数学、科学、英语竞赛,取得了好成绩。学校为表彰这些学生,为他们戴红花、颁奖品,由获奖学生当升旗手、仪仗队进行升国旗。特别是寒假开展的“生活自理、学习自主、活动自选”的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且通过开展“三自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心。
3.以目标激励促参与体验,以参与体验促学生发展
在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经过老师们创新性的探索,总结了很多有益的班级管理模式。其中我们一致认为很有效果的是目标激励法。所谓目标激励,就是始终让学生有前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前进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目标管理机制就是在学校总目标下,制定具有本年级特色的目标、班级目标,经过整理概括,张贴在教室里醒目的地方。另外,还有很多班级进行“成长进行时”“小目标激励”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每周为一个周期,利用班队会时间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制定小目标,然后达标(每天对自己达标情况给予评价、反思),最后由同组同学或教师、家长进行评标。以小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发展。
完善评价是自主管理的保障
衡量德育工作的成败,主要是看学生的思想觉悟是否有提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否形成,这是评价德育质量的主要依据。我们的做法是:
1.注重学生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提升学生良好品行的生成
p; 有很多班级建立了“评比栏”“荣誉树”“比一比,我最棒”等专栏。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相应的标准,由学生负责评比记载。这样为学生确立了努力方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评价学生不用一把尺子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我们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同一把尺子作标准。我校建立了“小太阳评价体系”。在竞选干部和表彰先进的活动中,不以学习成绩作唯一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为鼓励学生学有所长,个性发展,每学期期末评优时,各班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分别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个人单项奖,使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学生自主性管理的研究与实验,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的德育管理方法与途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是更新观念,只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体验,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将德育的内容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观念与行为。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4-29 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