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秋天树叶会脱落?
答案:5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4 14:06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10-14 05:57
为什么秋天树叶会脱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10-14 07:26
每当到了秋天,树叶就会脱落,这已经成了秋天的特征了,落叶时,绿叶先是变成黄色或深红色,而后,被阵阵寒风从树上刮下。这是什么缘故呢?植物的叶在生物圈中的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利用太阳能来合成菅养质,并把氧气排入大气层但这只有在存在着热、水份和光的条件下才可以实现。当寒冷来临的时候,叶片处于积极工作状态植物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光合作用需要源源不断的、大量的水。在空气和土壤温度降低时,寒冷就能够扼杀被保护的植物,把其细胞中的水份变成冰。为防止这一点,植物摆脱多余的水分,落去叶子,以落叶来适应气候的变化。这样一来,叶子脱落能保护植物不脱水。可见,秋天的时候叶子脱落是植物进行自我保护采用的一种方法。秋天是自然界生物的一个养精蓄锐的极为重要的时期,落叶也是树木为来年正常生长所作的一种准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10-14 09:41
从植物生理学上讲,到了秋天,随着气候的变化,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发生变化,在脱落酸等激素的主导下,叶柄与植物茎之间形成细胞离层,叶片便脱落了。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随着气候的变冷,植物体不再能从土壤中吸收到太多的水分,而叶片是蒸腾器官,有它在,植物就会不断失水,使植物受到干旱的威胁。因此,脱掉叶片,是植物的自我保护行为之一。
- 2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10-14 09:30
通常认为,在春夏时节,由于叶绿素的大量存在,树叶呈现为绿色。到了秋天,由于日照缩短,气温骤降,树叶中的各种色素和物质开始产生化学作用。 入秋后昼夜温差大,白天的强光会加速光合作用,不断地分解叶绿素,而夜间的低温又阻碍了呼吸作用中叶绿素的合成,因此树叶中的叶绿素开始逐渐减少,而原本被叶绿素掩盖的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就开始显现出来。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会使树叶变黄,花青素则会使树叶变红。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有人不断提出新的理论。研究人员表示,其实,植物和人一样,也需要防晒。随着叶绿素越来越少,在日间强光的照射下,花青素显现出的红色能保护叶片内的组织不受伤害。 另一些研究人员在对红色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表示,树叶变红也是一种抵御病虫害的自我保护措施。例如,蚜虫就是多种树木的天敌,不过研究人员发现,蚜虫对红色不感兴趣,也不会去啃食红色的叶片。 然而即使是最红的叶片,没有了养分的供给,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最终还是要叶落归根。尽管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景象让人难免心生不舍,不过就像古诗中所说的,“落红岂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切都是自然的选择。 也有认为,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除叶绿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虽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天和夏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使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寻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并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 3楼网友:duile
- 2021-10-14 08:55
变黄: 树叶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叶子中有叶绿素。可树叶中除了有绿色素外,还有红色素、黄色素等许多色素,只是数量很少而已。到了秋天,绿色素慢慢褪去,红色素、黄色素便露了出来,使树林变得一片金黄或一片火红,十分好看。 秋天到了,山野间的树叶转眼变成很美丽的颜色,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夏天时,树叶工作得很努力,可是,天气转凉后,它就停止了工作。树叶所制造的营养也就不能送到树枝和树干上,而沉淀在叶子里。树叶的叶绿素也会遭破坏,就和留在叶子里的养分或枯萎了的茶褐色混合,这样就变成各种美丽的颜色了。 秋天的绿叶为什么会变色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除叶绿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虽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天和夏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使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寻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并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 落叶: 树木到了秋天为什么会落叶? 因为秋天意味着冬天的来临,树木为了自我保护需要休眠,而越冬休眠树木本身也需要养分,为了调节自己的体内平衡,很多树都需要落叶,减少水分’养分的损耗,储蓄能量等到条件适宜再从新萌发;而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损耗水分养分特别少,所以能保持常绿。 人们常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温带地区的秋天的景色。秋天到了,杨树、槐树等阔叶树的叶子渐渐衰老,随着瑟瑟的秋风,枯黄的树叶便悄然飘落了。你也许为树叶的飘落而惋惜,但是你可曾想到,落叶恰恰是树木的自我保护。 天冷了,人们生上火炉,穿上棉衣。可是树木呢?它们唯有脱尽全身的树叶,来尽量减少水分的蒸腾,才能安全的过冬。要不然,天寒地冻,狂风呼号,树根吸收水分已经很困难,而树叶的蒸腾作用却照常进行。你想想看,等待树木的除了死亡还会有什么呢? 叶柄本来是硬挺挺地长在树枝上的。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叶柄基部就形成了几层很脆弱的薄壁细胞。由于这些细胞很容易互相分离,所以叫做离层。离层形成以后,稍有微风吹动,便会断裂,于是树叶就飘落下来了。 树叶是温带地区的阔叶树,减少蒸腾作用,准备安全过冬的一种本领树木落叶的原因 当秋天悄然来临的时候,空气变得干燥起来,树叶里的水分通过叶表面的很多空隙大量蒸发,同时,由于天气变冷,树根的作用减弱,从地下吸收的水分减少,使得水分供不应求。如果这样下去,树木就会很快枯死,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在树叶柄和树枝相连形成离层(偶注一下什么叫离层~——叶柄本来是硬挺挺地长在树枝上的。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叶柄基部就形成了几层很脆弱的薄壁细胞。由于这些细胞很容易互相分离,所以叫做离层。离层形成以后,稍有微风吹动,便会断裂,于是树叶就飘落下来了。 ——),水分不再往树叶输送。树叶脱落以后,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树木对水分的消耗减少了,使得树木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所以树木落叶也是有益的。 二、秋天树木并不是都要落叶的 秋天的树木都要落叶吗?不是的,像松柏这类的树木人们常形容它“万古长青”,似乎叶子不黄,不凋落,但我们往松柏林里走一走,也会发现地面上总会有层层落叶的。松柏属于常绿植物,它们叶子的寿命比落叶的叶子长得多松树的针叶可以活3—5年,并且它们不像落叶植物那样在老叶脱落以后新叶才长出来,而是新叶出生以后,老叶才先先后后地脱落下,于是树木就保持了常年绿的模样,始终不会变得光秃秃了。 三、秋天树木落叶的特点 注意观察一下,秋天的时候,越是挂在树梢的叶子越是最后落下。这是因为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总是力求向更大的空间发展,因此它总是将大量的营养成分痛痛快快地输送到树枝里,好让树枝更快地向外生长。树梢在树体营养的供应下,一节节地向上长,长向上生长的过程里又不断地长出新叶这些新有担当大树制造“口粮”的任务。树梢一直享受着营养的待遇,当大树不再提供营养,其他的部分差不多都落叶的时候,树梢还能靠以前的“储蓄”使短期内叶绿素没有遭到破坏。这样的枝梢的叶子就是大树上最后才落下来的叶子了。植物叶肉细胞中有三种色素: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这三种色素的合成与温度有关,秋天温度下降时胡萝卜素的分泌增多,而胡萝卜素是橙色的,所以树叶会变黄. 树木到了秋天为什么会落叶? 因为秋天意味着冬天的来临,树木为了自我保护需要休眠,而越冬休眠树木本身也需要养分,为了调节自己的体内平衡,很多树都需要落叶,减少水分’养分的损耗,储蓄能量等到条件适宜再从新萌发;而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损耗水分养分特别少,所以能保持常绿。 人们常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温带地区的秋天的景色。秋天到了,杨树、槐树等阔叶树的叶子渐渐衰老,随着瑟瑟的秋风,枯黄的树叶便悄然飘落了。你也许为树叶的飘落而惋惜,但是你可曾想到,落叶恰恰是树木的自我保护。 天冷了,人们生上火炉,穿上棉衣。可是树木呢?它们唯有脱尽全身的树叶,来尽量减少水分的蒸腾,才能安全的过冬。要不然,天寒地冻,狂风呼号,树根吸收水分已经很困难,而树叶的蒸腾作用却照常进行。你想想看,等待树木的除了死亡还会有什么呢? 叶柄本来是硬挺挺地长在树枝上的。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叶柄基部就形成了几层很脆弱的薄壁细胞。由于这些细胞很容易互相分离,所以叫做离层。离层形成以后,稍有微风吹动,便会断裂,于是树叶就飘落下来了。 树叶是温带地区的阔叶树,减少蒸腾作用,准备安全过冬的一种本领。 还有这跟树木中含有的脱落酸有很多关系。同一个参考文献资料:
- 4楼网友:长青诗
- 2021-10-14 07:43
人们常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温带地区的秋天的景色。秋天到了,杨树、槐树等阔叶树的叶子渐渐衰老,随着瑟瑟的秋风,枯黄的树叶便悄然飘落了。你也许为树叶的飘落而惋惜,但是你可曾想到,落叶恰恰是树木的自我保护。 天冷了,人们生上火炉,穿上棉衣。可是树木呢?它们唯有脱尽全身的树叶,来尽量减少水分的蒸腾,才能安全的过冬。要不然,天寒地冻,狂风呼号,树根吸收水分已经很困难,而树叶的蒸腾作用却照常进行。你想想看,等待树木的除了死亡还会有什么呢? 叶柄本来是硬挺挺地长在树枝上的。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叶柄基部就形成了几层很脆弱的薄壁细胞。由于这些细胞很容易互相分离,所以叫做离层。离层形成以后,稍有微风吹动,便会断裂,于是树叶就飘落下来了。 树叶是温带地区的阔叶树,减少蒸腾作用,准备安全过冬的一种本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