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王维看到的景色和心情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3:54
  • 提问者网友:饥饿走向夜
  • 2021-01-30 18:1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王维看到的景色和心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1-30 18:57
茫茫的沙漠无边无际,漫漫黄沙轻轻舞成一个卷儿,接着便无力地瘫在地上,无声又无息。一缕孤独的青烟,笔直——笔直,直插银河深处。九曲连环的长河边,夕阳西下,化为一个很圆很圆的光团,与众云丝毫不染,点点阳光抚爱着沙砾。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1-30 20:12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王维<使至塞上>,千余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目之为边塞诗名作.后世学者多认为从该诗绘形绘神、情景交融、意象飞动、扣人心弦的诗句里,不仅见出祖国大西北河山的雄伟壮美,辽阔广大,给人以美的享受,激起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而且,诗人融入诗中的愉悦豪情,振奋精神,风发意气更令人感动鼓舞.笔者却认为此诗较鲜明而准确地再现了诗人"使至塞上"时,心情大起大落、复杂多变的全过程.   莽莽大漠,一片苍茫,遥远无际。数行归雁北翔,似乎连心都跟着远去了。极目远眺,平静的像是已经静止了的远方,那古旧的烽火台上的狼烟十分显眼醒目,如此浩瀚无边的边疆大漠上,这本是庄严肃穆的烽火,此时看来又是何等的孤寂寥落。黄河静静的流淌着,仿佛一带而过,长河尽头,便是那最令人心醉却也最令人心碎的落日。至塞上,方知天地宽广,至塞上,方知生命无际!
  • 2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1-30 20:06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千余年来,至塞上。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这本是庄严肃穆的烽火,此时看来又是何等的孤寂寥落。黄河静静的流淌着,仿佛一带而过,长河尽头,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心情大起大落、复杂多变的全过程,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振奋精神,风发意气更令人感动鼓舞.笔者却认为此诗较鲜明而准确地再现了诗人"。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使至塞上>时。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使至塞上"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这就是“诗的好处。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一片苍茫,遥远无际。极目远眺,平静的像是已经静止了的远方,那古旧的烽火台上的狼烟十分显眼醒目,如此浩瀚无边的边疆大漠上.后世学者多认为从该诗绘形绘神、情景交融。作者出使,恰在春天,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目之为边塞诗名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不仅见出祖国大西北河山的雄伟壮美,辽阔广大。”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王维<。数行归雁北翔,似乎连心都跟着远去了。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 莽莽大漠,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意象飞动、扣人心弦的诗句里。一个“圆”字,一个“直”字,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诗人融入诗中的愉悦豪情,激起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而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便是那最令人心醉却也最令人心碎的落日。至塞上,方知天地宽广,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