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春节拜年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3 08:38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10-12 13:26
春节拜年是如何形成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10-12 14:37
大年初一,人人都会早早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去走亲访友,这俗 称“拜年”。以前的农村拜年风俗很盛,往往要从正月初一持续到元 宵节前。现在交通方便了,拜年持续时间较以前有所缩短,但也要拜 到初八、初九。为什么大家这么热衷拜年呢?有人说这与过年的来历有关。以前的除夕又称为“年关”,因为怪 兽“年”每到除夕夜就会来村子里吃人,人们无计可施。每到除夕夜, 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然后熄火净灶,把自己家的大门封住,躲 在屋里吃“年夜饭”,这又称“熬年关”。如果熬到了天破晓,“年” 就会离去,没有被吃掉的人们就会欣喜不己,见面拱手作揖,互相祝 贺没有被“年”吃掉。于是,拜年的习俗就这样慢慢形成了。当然,关于怪兽“年”只是一个传说,那么我国春节给亲朋好友拜 年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现在只能说不知道。不过我国古代有 很多关于拜年的记载,从中可以了解拜年的习俗。宋代人孟元老在《东 京梦华录》中描写北宋的都城汴京时说:“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 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宋人周辉也在《清波杂志》中说:“宋 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名刺”就是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 和恭贺话语,同时也写有恭贺人姓名。因为当时士大夫交游很广,没 有时间和精力家家户户去拜年。用名刺拜年,明朝诗人文徵明《拜年》 诗也有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其实现在的手机短信拜年就和古代的名刺有很多 相似之处,既给对方送去问候,又方便省钱。不过拜年的目的也不一样,有些是出于对亲友的尊重、关怀,有些 则流于形式。比如明代的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道:“京师元旦曰, 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 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拜年有先后次序,一般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 门去拜亲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 讲究。现在很多地方或单位流行“团拜”,这种习俗大约从清朝时候起。 清代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 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