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20:49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1-03 16:0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1-03 17:13
1、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景,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 2、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意对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1-03 17:32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