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保守理财 魅力何在

答案:5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8 05:00
  • 提问者网友:别再叽里呱啦
  • 2021-10-17 21:27
保守理财 魅力何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洒脱疯子
  • 2021-10-17 22:21
没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10-18 01:27
【综合】保守理财 魅力何在 【2005.09.20 08:44】新闻晚报/崔烨 --------------------------------------------------------------------------------   主持人:最近基金理财热线收到的读者来电显示,80%以上的投资者更青睐于保守投资。当编辑在向大家解释基金类别时,得到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要资金安全性高的。”投资者的行为决策趋于稳健,希望自己的 投资风险要小于市场的整体风险。  在本期参与讨论的读者中,他们通过购买各种投资风格不同的基金来达到自己财富稳定增长的目的,他们不奢望一夜暴富,也不忘给自己留条后路,但市场有时就会给这类投资者一个意外的惊喜。  基金讨论  不涉股市也能增值  张煜成(会展设计师):我的个人资金几乎从未投资到股市上去过,但并不代表我不关心资本市场。去年买进的货币市场基金让我的年收益达到3.7%,虽然不是太高,但优于银行存款,又几乎没有风险。  今年我通过一些报纸的政策介绍,了解到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政策越来越紧,所以我很快开始转寻其它能够兼顾收益和投资的理财产品。我觉得短债基金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首先它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比货币市场基金高,为2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目前为2.16%),而目前的货币市场基金一般都采用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税后利率(目前为1.80%)为业绩比较基准。由于短债基金基本不涉及股市,资金安全性相对还是比较高的,流动性也不比货币市场基金差多少。  我个人的投资经验是不要盲目受周围投资人的影响,也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投资前一定要把投资对象弄得非常清楚,并且看准了风险程度就果断出手,因为等到市场一片叫好声时再购买可能就来不及了。比如我去年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人跟风,从今年开始随着宣传的扩大,关心货币市场基金的人越来越多,但它的收益却开始呈下滑趋势。  守得日出见云开  王磊(公司财务):我的投资故事比较具有戏剧性,两年前自己对基金市场还一知半解的时候跟几个同事一起分别购买了5万元的指数基金。没想到之后该基金的走势非但没有像宣传得那么好,反而一路下滑。  到购买了一年半的时候,我记得当时的净值还亏损了10多个百分点。  我的同事们纷纷开始怀疑最初“相中”指数基金的选择是否正确,有的甚至不惜“割肉”转而投资其它基金产品。我本来对金融市场并不  了解,但因为购买了基金,这些年来也陆陆续续关心着基金的走势和专业评论,我深信大盘目前已经临界最低点,应该说是指数基金出风头的时候,因而一直捂着没有动。  果然,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我的指数基金在一轮股市的大反弹中出尽了风头,净值回报率明显开始高于其它类型的开放式基金。指数基金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净值表现,是因为该品种基金必须严格跟踪目标指数,而在前期大盘低迷不振时期,许多主动型基金产品纷纷减仓,即使在大盘反弹初期,这些基金也不敢将股票仓位配置得过高,从而导致在股市上涨阶段,大部分基金业绩跑不赢指数的现象,而这时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同事们在试水各类基金产品的时候,我却按兵没动,被称为“懒人”,但现在我的回报却高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觉得指数基金特别适合不善于短线炒作、不精于选股的非专业投资者。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只要指数涨,基金就赚钱。买指数基金,只需对指数涨跌进行判断而无需对1400家上市公司进行选择,相对要简单得多,还可以使我们规避“选股不当”的风险。  冷门之中孕育机会  祁惠(报社编辑):我觉得低风险未必就意味着低收益,记得九十年代买认购证的时候,就是有人觉得中奖的概率比较高,买个50张、100张总有那么3、4张能够中吧,结果这群人挖到了一桶不少的金子。  反例也有,发生在2004年初的股票基金热销场面就是明证。去年2月到4月,新发基金简直乐得合不拢嘴,当时银行网点门前认购基金的人还排起了长队,两只基金首发规模轻松过百亿。结果一年下来,收益率如何呢?客户几乎悉数被套。所以讲到股票投资,早年几乎是每个投资者的必投对象。但经过近四年的熊市,国内买股票的人少了很多,股票渐成了投资话题中的冷门。但今年6月以来,股市渐渐复苏,又稍稍热了起来。  不管什么时候,热门股总是市场中的众所瞩目的焦点,但就在大家都追逐热门股时,热门股的大幅飙升会使其价格远远脱离其价值,风险大增,而冷门股则由于无人关照,或者受到市场的抛售,反而有可能被低估,投机价值反而在此时显现。热门股在风光之后,往往就会烟消云散,而冷门股则会再度走俏。这样的逻辑听起来像是股评家在唠叨,其实却是非常有用的真理。
  • 2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10-18 00:30
风险小
  • 3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10-18 00:05
风险小
  • 4楼网友:长青诗
  • 2021-10-17 23:30
风险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