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腾王阁序 都是由高兴转为悲哀,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悲的原因有什么不同?求详解 100字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01:34
- 提问者网友:王者佥
- 2021-03-01 05:37
兰亭集序 腾王阁序 都是由高兴转为悲哀,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悲的原因有什么不同?求详解 100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3-01 06:05
《兰》与《滕》都流露出忧愁悲伤之情,但《兰》重在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而《滕》主要抒发怀才不遏的愤懑;前文的抒情格调比较低沉消极,而后文表现出乐观高昂的情怀.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下文中就拈出了一个“痛”字,文章结构就变成了“乐—悲—痛”;《滕王阁序》中,王勃在抒发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后,立即呼喊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慷慨之音,然后又写到虽不能遂志却可得知己的心情,可谓有喜有悲,喜忧参半,因而其文章脉络可以表达为“乐—悲—乐—悲”;王羲之的“痛”主要源于时代的因素,东晋政治黑暗,玄学清谈之风盛行,士大夫大多不务实际、思想消极、无所作为,纵然羲之是有抱负有才学的清醒者,也无可奈何,无力回天,只能发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叹.而王勃的悲喜交加、喜忧参半却兼具这两方面的原因,“悲”源于刚刚蒙受仕途的打击,但并不彻底悲观,因为从个人来讲,还年轻,还有憧憬和向往,更重要的他处于一个盛唐的时代,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在激励着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3-01 07:21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