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虾肚子下面黄黄的卵状物是什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07:21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3-25 08:41
虾肚子下面黄黄的卵状物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03-25 08:56
在腹部下面的话,也应该是卵。虾感染了病菌!
虾真菌病:
1.链壶菌病
1、病原
链壶菌、离壶菌、海壶菌。
2、主要危害对象
虾、蟹的卵及幼体。
3、主要症状
严重时幼体呈灰白色,不透明,趋光性差;卵不透明、小、呈褐色或淡色、不能孵化。
4、流行情况
在虾、蟹育苗地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卵及幼体,尤其是蚤状幼体。在发现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使全池幼体在1~2天内全部死亡。
5、目前无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针对该病的药物,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具体是:
(1)育苗前池塘应彻底消毒,特别是已经发生过真菌病的育苗池,再次使用前更应严格消毒。
(2)产卵亲虾在产卵前,先用聚维酮碘溶液0.5~1mg/l浓度浸洗30min。
(3)进入育苗池的水,应先进行砂滤。
(4)发病池塘使用过的工具,必须消毒后才能再用于其他池塘。
2.水霉病
1、病原
水霉。
2、主要危害对象
受伤的虾蟹。
3、主要症状
体表有灰白色绵毛状物。
4、流行情况
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5~26℃均可生长繁殖,对虾、蟹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虾、蟹均可感染,而未受伤的则一律不受感染,且在尸体上水霉繁殖得特别块。
5、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疾病晚期更是无法治疗。所以要做好预防工作
(1)放养前池塘彻底消毒。
(2)池水入池前应经过沙滤。
(3)亲虾入池前应消毒
(4)严防受伤
6、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用8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
1.微孢子虫病
1、病原
微粒子虫,特汉虫,匹里虫。
2、主要危害对象
虾、蟹。
3、主要症状
寄生处形成白斑。
4、流行情况
在广东和广西是一种常见的和危害较大的病,不仅在养殖对虾中发生,而且在野生对虾中也常发现。
5、预防措施
发现受感染的虾或已病死的虾时,立即捞出并销毁,防止被健康的虾吞食或死虾腐败后微孢子虫的孢子散落在水中,扩大传播。养虾池在放养前应彻底清淤,并用含氯消毒剂或生石灰彻底消毒,对有发病史的池塘更应严格消毒。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3-25 09:48
虾腹部要有卵的话也是黄色的
不过也可能为菌类入侵 可否上个图看一下
虾真菌病:
1.链壶菌病
1、病原
链壶菌、离壶菌、海壶菌。
2、主要危害对象
虾、蟹的卵及幼体。
3、主要症状
严重时幼体呈灰白色,不透明,趋光性差;卵不透明、小、呈褐色或淡色、不能孵化。
4、流行情况
在虾、蟹育苗地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卵及幼体,尤其是蚤状幼体。在发现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使全池幼体在1~2天内全部死亡。
5、目前无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针对该病的药物,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具体是:
(1)育苗前池塘应彻底消毒,特别是已经发生过真菌病的育苗池,再次使用前更应严格消毒。
(2)产卵亲虾在产卵前,先用聚维酮碘溶液0.5~1mg/l浓度浸洗30min。
(3)进入育苗池的水,应先进行砂滤。
(4)发病池塘使用过的工具,必须消毒后才能再用于其他池塘。
2.水霉病
1、病原
水霉。
2、主要危害对象
受伤的虾蟹。
3、主要症状
体表有灰白色绵毛状物。
4、流行情况
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5~26℃均可生长繁殖,对虾、蟹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虾、蟹均可感染,而未受伤的则一律不受感染,且在尸体上水霉繁殖得特别块。
5、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疾病晚期更是无法治疗。所以要做好预防工作
(1)放养前池塘彻底消毒。
(2)池水入池前应经过沙滤。
(3)亲虾入池前应消毒
(4)严防受伤
6、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用8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
1.微孢子虫病
1、病原
微粒子虫,特汉虫,匹里虫。
2、主要危害对象
虾、蟹。
3、主要症状
寄生处形成白斑。
4、流行情况
在广东和广西是一种常见的和危害较大的病,不仅在养殖对虾中发生,而且在野生对虾中也常发现。
5、预防措施
发现受感染的虾或已病死的虾时,立即捞出并销毁,防止被健康的虾吞食或死虾腐败后微孢子虫的孢子散落在水中,扩大传播。养虾池在放养前应彻底清淤,并用含氯消毒剂或生石灰彻底消毒,对有发病史的池塘更应严格消毒。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