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苏东坡豁达的诗句,求关于苏轼直面挫折的文章一篇 15分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1 02:56
- 提问者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 2021-04-30 18:40
表现苏东坡豁达的诗句,求关于苏轼直面挫折的文章一篇 15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4-30 20:01
——从《定风波》看苏轼在黄州后期的心境
定 风 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人兼仕人的苏轼,仕途走得坎坷离奇,在人生顺少逆多和“身似不系之舟”中颠沛流离,他的文学创作随着他的贬谪宦游而呈现出多种的心境。正如苏轼在晚年时回顾自己四处奔波的一生,写了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诗中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中所概括的,苏轼所被贬谪的几个偏远地黄州、惠州、儋州是他文学创作成就高峰的地方。
乌台诗案是苏轼仕途里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那场几乎死里逃生的文字狱给苏轼的心态带福的影响肯定是非同一般的。在此次大难后被贬到黄州,苏轼创造了大量高品质的词,让我们看到他黄州前后不同的精神面貌和词学风格。
苏轼刚到黄州时,生活困难,好在由于朋友马正卿的帮助,在城东营防废地几十亩造屋、耕种。这个时期,在朝廷为官的不但被贬到边远荒凉的南方,而且还得亲自在东坡开荒种地,亲身的耕种使苏轼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他把东坡看做是自己个性的象征。元丰四年(1081),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其名为 “东坡雪堂”,从此自号 “东坡居士”。
苏轼在经过了此次的文字狱冲击后,在黄州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少了政治公务的牵绊,再加上本身学识积淀、思想积累、仕途的多舛, 苏轼的情感无比地丰富起来,这些沉重的情感一经注入词这种长于抒情的文学样式,苏词的风格也就更加鲜明独特了。这段期间对苏轼而言,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在文章开头处则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所作的《定风波》,是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苏轼当时45岁,已过不惑之年而紧逼知天命的50岁。苏轼在黄州所形成的心态已经基本平稳,如果说在前期他还会在诗中倾诉自己的冤屈与不平,到了后来一有空,他就到处寻幽访胜,悠闲度日,在张罗日常茶饭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喜悦,以保持心理平衡。《定风波》这首诗可以代表苏轼在黄州晚期的心态,在意蕴上更能显示出对社会,对人生的透彻静观。
苏轼在词前小序中记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前小序首先便交待了此词写作之缘起,即作者“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而“余独不觉”,两相对照即已突显词人超然物外,不以外物萦怀的胸襟和气度。“已而遂晴”,生活中偶然遇雨转晴原是微不足道的事,但正如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评苏词:“东坡词颇似老杜诗, 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此词上阙写雨中的情景,“穿林打叶”四字极具听觉和视觉效果,非常形象的描画出了来势汹汹的雨,风急雨骤,在落在青翠鲜活的竹叶上声音清脆,再用“莫听”、“何妨”突出心境,使游于物外之意与“穿林打叶”的风势雨声反差益甚,越发显示苏轼悠然自得的情态。在词的开端苏轼一落笔就营造出一片恬适自若的心情氛围,用以统领全篇思绪,使得情、景、理之间妙合无垠。“竹杖芒鞋”恰与上文的“吟啸徐行”相得益彰,使人想见其旷达的胸襟和淡泊的情怀,潇洒从容却又平易可亲。“轻胜马”犹言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行止不拘,远比骑马方便利索。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非常精彩传神,它不但写出了面前的风雨,且表达出了一些人生况......余下全文>>
定 风 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人兼仕人的苏轼,仕途走得坎坷离奇,在人生顺少逆多和“身似不系之舟”中颠沛流离,他的文学创作随着他的贬谪宦游而呈现出多种的心境。正如苏轼在晚年时回顾自己四处奔波的一生,写了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诗中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中所概括的,苏轼所被贬谪的几个偏远地黄州、惠州、儋州是他文学创作成就高峰的地方。
乌台诗案是苏轼仕途里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那场几乎死里逃生的文字狱给苏轼的心态带福的影响肯定是非同一般的。在此次大难后被贬到黄州,苏轼创造了大量高品质的词,让我们看到他黄州前后不同的精神面貌和词学风格。
苏轼刚到黄州时,生活困难,好在由于朋友马正卿的帮助,在城东营防废地几十亩造屋、耕种。这个时期,在朝廷为官的不但被贬到边远荒凉的南方,而且还得亲自在东坡开荒种地,亲身的耕种使苏轼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他把东坡看做是自己个性的象征。元丰四年(1081),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其名为 “东坡雪堂”,从此自号 “东坡居士”。
苏轼在经过了此次的文字狱冲击后,在黄州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少了政治公务的牵绊,再加上本身学识积淀、思想积累、仕途的多舛, 苏轼的情感无比地丰富起来,这些沉重的情感一经注入词这种长于抒情的文学样式,苏词的风格也就更加鲜明独特了。这段期间对苏轼而言,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在文章开头处则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所作的《定风波》,是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苏轼当时45岁,已过不惑之年而紧逼知天命的50岁。苏轼在黄州所形成的心态已经基本平稳,如果说在前期他还会在诗中倾诉自己的冤屈与不平,到了后来一有空,他就到处寻幽访胜,悠闲度日,在张罗日常茶饭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喜悦,以保持心理平衡。《定风波》这首诗可以代表苏轼在黄州晚期的心态,在意蕴上更能显示出对社会,对人生的透彻静观。
苏轼在词前小序中记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前小序首先便交待了此词写作之缘起,即作者“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而“余独不觉”,两相对照即已突显词人超然物外,不以外物萦怀的胸襟和气度。“已而遂晴”,生活中偶然遇雨转晴原是微不足道的事,但正如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评苏词:“东坡词颇似老杜诗, 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此词上阙写雨中的情景,“穿林打叶”四字极具听觉和视觉效果,非常形象的描画出了来势汹汹的雨,风急雨骤,在落在青翠鲜活的竹叶上声音清脆,再用“莫听”、“何妨”突出心境,使游于物外之意与“穿林打叶”的风势雨声反差益甚,越发显示苏轼悠然自得的情态。在词的开端苏轼一落笔就营造出一片恬适自若的心情氛围,用以统领全篇思绪,使得情、景、理之间妙合无垠。“竹杖芒鞋”恰与上文的“吟啸徐行”相得益彰,使人想见其旷达的胸襟和淡泊的情怀,潇洒从容却又平易可亲。“轻胜马”犹言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行止不拘,远比骑马方便利索。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非常精彩传神,它不但写出了面前的风雨,且表达出了一些人生况......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