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故宫匾额上的“门”字没有勾?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10:36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04-06 00:08
为何故宫匾额上的“门”字没有勾?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4-06 01:38
北京故宫有很多门,老北京讲内九外七,也就是十六个门,现在还留存着正阳门、德胜门、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门”字都没有勾,是个错别字。还有故宫里面的太和门等等,匾额也没有写那个勾。谁都知道,故宫作为过去的皇宫,是最讲究的,为何让这个错字留到今天还不改呢?
这就要从汉时代说起了,在那时皇宫中的“门”字还是有勾的。然而到了南宋建都临安,宋高宗赵构做了皇帝。有一天宫中忽然起了大火,事由是个小太监不小心打翻了蜡烛,又引着了大殿。于是,赵构就命大臣来查这个案子,碰巧负责查案的大臣与小太监是亲戚关系,自然不想让他死,就编了一句瞎话,说火灾起因在宫门的匾额上,门字有勾,看上去就像柱子着了火,这叫火脚。所以大火并不关别人什么事。
明摆着是骗人呢!可人家赵构就信这个,传令翰林院,所有带门字的匾额都要重写,去掉“门”字的勾,以预防火灾。就这样,从南宋起,后续很多朝代宫城上的“门”字都没有勾。后来元灭宋,不听这一套,宫城门字是有勾的。到了明朝,在南京建都,朱元璋让大臣詹希原写各门匾额。詹希元就按元朝的老规矩,门字都有勾。不料朱元璋疑心重,看见这门字说,门下面有个勾,不是要绊倒人吗?有才学的人都进不来,这是堵塞言路!
明朝时建都南京,皇帝朱元璋让下属臣詹希原重新写各宫门匾额,詹希元写的门字都是带勾的,这是按照元朝的老规矩的写法,但是朱元璋的疑心太重,他认为门字有这个勾,容易使人绊倒,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向他进言。这不是荒谬之谈吗?但是朱元璋就是信这个。所以詹希原就这么冤枉的掉了脑袋,所有故宫匾额的门字又没了勾。
到了大清朝,北京建都,所有匾额重写,门字再次出现勾。可到了乾隆朝,这位万岁爷爱私访,六下江南,其中一次回宫的时候,看见正阳门匾额上“门”字下面的勾,随口说了一句话:朕是真龙天子,从这个钩子下面走过,会不会刮掉龙鳞啊?怎么看都那么别扭啊!随性的大臣自然心领神会,立即命人把宫中所有的“门”字都改为没有勾的,这个错别字也就延续到了今天。
这就要从汉时代说起了,在那时皇宫中的“门”字还是有勾的。然而到了南宋建都临安,宋高宗赵构做了皇帝。有一天宫中忽然起了大火,事由是个小太监不小心打翻了蜡烛,又引着了大殿。于是,赵构就命大臣来查这个案子,碰巧负责查案的大臣与小太监是亲戚关系,自然不想让他死,就编了一句瞎话,说火灾起因在宫门的匾额上,门字有勾,看上去就像柱子着了火,这叫火脚。所以大火并不关别人什么事。
明摆着是骗人呢!可人家赵构就信这个,传令翰林院,所有带门字的匾额都要重写,去掉“门”字的勾,以预防火灾。就这样,从南宋起,后续很多朝代宫城上的“门”字都没有勾。后来元灭宋,不听这一套,宫城门字是有勾的。到了明朝,在南京建都,朱元璋让大臣詹希原写各门匾额。詹希元就按元朝的老规矩,门字都有勾。不料朱元璋疑心重,看见这门字说,门下面有个勾,不是要绊倒人吗?有才学的人都进不来,这是堵塞言路!
明朝时建都南京,皇帝朱元璋让下属臣詹希原重新写各宫门匾额,詹希元写的门字都是带勾的,这是按照元朝的老规矩的写法,但是朱元璋的疑心太重,他认为门字有这个勾,容易使人绊倒,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向他进言。这不是荒谬之谈吗?但是朱元璋就是信这个。所以詹希原就这么冤枉的掉了脑袋,所有故宫匾额的门字又没了勾。
到了大清朝,北京建都,所有匾额重写,门字再次出现勾。可到了乾隆朝,这位万岁爷爱私访,六下江南,其中一次回宫的时候,看见正阳门匾额上“门”字下面的勾,随口说了一句话:朕是真龙天子,从这个钩子下面走过,会不会刮掉龙鳞啊?怎么看都那么别扭啊!随性的大臣自然心领神会,立即命人把宫中所有的“门”字都改为没有勾的,这个错别字也就延续到了今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