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何理解郑板桥的“三竹说”?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26 00:27
- 提问者网友:那叫心脏的地方装的都是你
- 2021-05-25 01:13
10)如何理解郑板桥的“三竹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罪歌
- 2021-05-25 02:43
如何理解郑板桥的“三竹说”?
郑板桥在谈画竹的体验时形象地提出了“三竹说”.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而“眼”“手”之间的胸中之竹,就是“言”“意”之间的“象”.但“象”也不是单纯的“象”,它具有三个层面:一是眼中的现实层面的“物象”,二是胸中的心理层面的“意象”,三是手中的符号层面的“语象”.前后二“象”都比较容易理解,只是心中之“意象”却深藏着许多的奥妙.
如果站在诗学的审美角度看,意象又分为创作主体审美意象和欣赏主体审美意象.人们在创作过程中,必然要由物象向创作审美意象转换.这个转换是超越了所面对的物象的,它不仅再现或替代了现实,而且创造出了审美化现实.由于这个过程使外在的物象在创造思维中得到分离、改造、重组和变形;创作的主体以自我的精神去接近物象这个客体,使创作的主客体的精神相互渗透,并重组客体的存在方式,至此人格化的自然就理所当然地取代了现实化的自然.正是由于审美主体凭借其内部语言,凝定主体与客体的审美体验,物象才得以转化为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象.
这个过程似乎已经完结,但且慢.当创作审美主体将其审美意象以语言(诗句或符号)凝定(完成作品)之后,还有一个接受主体——欣赏主体的审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主体面对的是,“手中之竹”这一审美意象了.这“手中之竹”就是创作主体呈现在欣赏主体面前的“语象”.欣赏主体对这一包含着创作审美意象的语象,必然有一个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进行梳理、重组、取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图象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欣赏主体也必然会在创作主体提供的审美意象中混合、溶解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因此,这个过程会产生欣赏者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留给欣赏者的一个接受、想象和体验的迷蒙的空间.事实上,这是一个增值的过程,也是欣赏主体产生共鸣或愉悦的过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