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宋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13:50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2-11 19:27
唐朝和宋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2-11 20:50
唐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采取了:实行三省六部制并设政事堂。
宋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采取了:①在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②在地方削减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人割据局面重现。
延伸:
唐朝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
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宋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采取了:①在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②在地方削减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人割据局面重现。
延伸:
唐朝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
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2-11 23:56
唐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采取了:实行三省六部制并设政事堂。
宋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采取了:①在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②在地方削减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人割据局面重现
唐朝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
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宋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采取了:①在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②在地方削减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人割据局面重现
唐朝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
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