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儿化音中的儿字用读出来吗?

答案:6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12:09
  • 提问者网友:蓝莓格格巫
  • 2021-03-04 05:10
有的歌曲里把儿化音中的儿字唱出来了,还有的南方人也是把儿化音中的儿字单独说出来,请问:儿化音中的儿字可以读出来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3-04 05:41
儿化音一般不单独读出来。
儿化音与其前面的音节是连在一起发音的,不宜分解开来读(即不可把后面的“儿”字单独、清晰地读出)。但在诗歌散文 等抒情类文体中,有时为了押韵的需要,可单独发儿化韵的音,如“树叶儿,月牙儿”。
以a、o、ê、e、u(包括ao、eao中的o)作韵尾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其读音变化不太大,卷舌动作与其本身的发音冲突不大,所以儿化时直接带上卷舌音色彩即可。其中,e的舌位稍稍后移一点,a的舌位略微升高一点即可。





扩展资料:

儿化音的功能
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如“顶”作动词,“顶儿”作名词;“一点”是名词指时间,“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的意思。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
但在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学类、学术类的节目中,对语言的严谨程度要求较高,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
还有一类儿化是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如: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
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也常常用到儿化。如: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化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04 08:42
普通话标准里说的是:儿化音可以直接跟在词后面读r 如:a→ar:哪儿nǎr 手把儿shǒubàr
  • 2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3-04 08:30
书面语中`用,要不怎么会有儿化音``但是不能读成 儿`` 要配合前面的字连着读` 你说的歌曲是特殊情况``占一个音节的
  • 3楼网友:逐風
  • 2021-03-04 08:14
在实际的儿化韵认读中,儿化音与其前面的音节是连在一起发音的,不宜分解开来读(即不可把后面的“儿”字单独、清晰地读出)。但在诗歌散文 等抒情类文体中,有时为了押韵的需要,可单独发儿化韵的音,如“树叶儿,月牙儿”。 儿化音是卷舌音带来的音变,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原本两个音节的两个字,儿化后变成另一个不同于前两个音节的新音节,即改变了原本的读音。而儿字音,则是在词句中“儿”字的正式读音er,并不改变前面字的原本读音。 扩展资料: 儿化韵母的发音 1、a,o,e或以之为结尾的韵母后直接加卷舌动作。 例如:打杂儿   小说儿  空缺儿  粉末儿  山歌儿    2、结尾不是a,o,e但与a,o,e有关的韵母,失去韵尾后在a,o,e上加卷舌动作。 例如:名牌(ai)儿   花瓣(an)儿  抽空(ong)儿  八成(cheng)儿   小摊(tan)儿    3、zi,ci,si,zhi,chi,shi,ui后的儿化,[i]→ [ə];[ui]→ [uə]后,再加卷舌动作。 例如:瓜子儿  记事儿  没词儿  墨水儿   一对儿   跑腿儿    4、舌尖音以外的生母与韵母i,in,ing构成音节时,一律去掉韵尾n,ng后,i→ ie,再加卷舌动作。例如:针鼻儿  小鸡儿  米粒儿  眼镜儿  脚印儿  赶明儿    5、以u 为韵尾的韵母(u,iu,ou),儿化时直接加卷舌动作(“媳妇儿”除外,[u]→ [ə]);省略后韵尾为u的韵母(ui,un,ueng),一律u→ uə,再加卷舌动作。例如:没谱儿  抓阄儿  小偷儿  一会儿  桥墩儿 6、以单韵ü或省略后以ü为韵尾的韵母(ün),一律ü→ üe,再卷舌。 例如:小女儿  有趣儿  毛驴儿  小鱼儿  小曲儿   花裙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化音
  • 4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3-04 07:53
被区域分割而不连成片的大方言,只有客家方言。它分布在粤东、粤北、桂 西南、闽西、赣南,及台、川、湘、皖、浙、海南诸省的部分地区,虽被分割, 却在七大方言中最为内部一致。这足以说明,它确是一种外来户的语言,一种 “客人”的语言。客从何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历史学家罗香林提出,客家 人来自中原,即随东晋“衣冠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最纯正的汉人,他们讲的方 言,也是最地道的中原古音。客家的分布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五次较大的 迁移,才达到现在的位置。这一观点,被学界普遍认同。客家人有一句老话: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可见客家人对本方言的重视。我冒昧将这句话改 一下,觉着更贴切:“宁丢祖宗乡,不丢祖宗腔。”我的兴趣和疑问是:客家人 迁徙之后,留在中原故乡的少数“纯正的汉人”为什么不把他们的方言继续讲下 去?反倒是背井离乡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改乡音?而中原古音(即客家话), 何时被北方方言所取代? 北方方言与其他六大方言的最大差异,是缺少入声。其次是卷舌音、儿化音。 如果中原古音真是现在的客家话,那么汉人语言至少在五胡乱华之前应该是没有 北方方言的。从唐诗宋词中也可以看到,入声韵的大量使用,很多字词如果以南 方方言去读便十分合辙,而要是用现代汉语的北方方言念就别扭得令人难受。唐 以前的文献中,也基本不见卷舌的儿化音。“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 妾梦,不得到辽西。”(唐·张籍《忆远》)黄莺儿的“儿”是一个单独的字而 非儿化音,也不是轻声,才合乎五言的格律。现今的南方方言中,别说儿化音, 就连“儿”(尔、而、二、耳)字本身都不卷舌;而且私师不分,自治莫别,此 齿难辨。广东话把“二”读成“一”,你去市场上买东西问价,他说“一闷”, 那就是两块钱。湘方言把“儿”读成“俄”;吴方言则读成“倪”,等于加了一 个单人旁。在张籍的诗中,“倪(儿)”与“啼”、“西”三个字是押韵的。古 言没有“你”只有“尔”,“尔等”如何如何,实际上也应读成“你等”如何如 何。现代汉语索性真给加了一个单人旁,才正式将“你”、“尔”分开。 卷起尔的舌头来 一般认为,北方方言形成并逐渐为汉人接受,成为汉语中“内部较为一致” 的一大方言,大约在唐宋年间。我以为,与其说是“内部较为一致”,毋宁说是 相互之间基本能听懂,相当于英语中伦敦腔、美式、澳洲口音和印度发音的区别。 南方方言则不一样,吴、湘、粤、闽、客家之间,基本上相互听不懂(受过训练 和接触较多的除外),区别几与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相似。“我住 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言语不相通' ,共饮一江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 会,经常用地道的北京话、陕西话、四川话、东北话、山东话,或者上海普通话、 广东普通话表演小品,但不能用纯粹的南方方言,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不能听懂。 宋人笔记及话本中,开始出现极少的儿化音,一般偶尔用在轻小浅薄玩艺儿 上。儿化音用得较多是元曲的对白。元朝统治者要将“汉人”与“南人”分为两 个不同民族,语言便是一个重要缘由。分为两个民族没错,错的是分成等级。 “汉人”讲“汉语”,——有卷舌音而没有入声的北方话;“南人”讲“南语”, ——有入声而无卷舌音的南方话。此种语言状况,竟然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今 天的南方人,讲不好普通话的最大障碍,还是一个老问题:卷舌音(其次是前鼻 音后鼻音)。 将儿化音推至极致的当然是北京话。在外人听来,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的 口儿中,几乎到了无词无字不能儿的地步。有专家认为,北京人说儿化音,始行 于明嘉靖年间。我对这一结论存疑。儿化音的兴起不会迟于元代,这有大量元曲 可以佐证。至于盛行,则大约是满清入关迁都燕京以后的事。据《清通鉴》,多 尔衮进北京不到十天,“即尽驱汉人出城,以南城为民居,而尽圈内城为八旗营 地”。顺治五年八月,又令城内“汉官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再加上京师 一带的圈地行动,不但北京成了关内满族的主要居住地,而且满族也成了北京的 主要居民。两百多年下来,满汉融合,满语消失,却形成今日的北京话,儿化得 连别地的北方人都不习惯乃至有时还会反感的北京话。 儿化音过分使用的坏处是含混,比方“爷儿”和“姨儿”,“把儿”和“伴 儿”,“瓶儿”和“皮儿”,“果儿”和“滚儿”,“根儿”和“哥儿”,等等。 其最大的好处,是让说汉语的硬直的舌头卷起来,打破了一字一音的定规,而非 语言学家一般解释的丰富词汇、加强表达的力量。西方强势语言都有卷舌音,是 中国人学习西语遇到的一个难题,北京话说得好的人,学习说西语就容易过关。 我们常戏称中国人说带口音的英语:上海英语、宁波英语、广东英语、湖南英语, ……独没听说过“北京英语”,盖北京人能够发好卷舌音,并准确区分私师、自 治、此齿、燕样和了鸟,带母语口音自然会比其他地区的中国人要少得多。日本 人讲英语带口音也很有名,他们脱亚入欧,什么都可以将西方模仿得维妙维肖, 唯有这舌头老卷不好。 中国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遇到地名和人名中的卷舌音,大多以不卷舌音代 替。如“里”根(雷根)、克“里”斯多夫、“杜鲁”门(楚门)、以色“列”、 阿美“利”加、“俄罗”斯、澳“大”利亚。只有一个“尔”字接近真正的音译, 如高尔基、塞尔维亚,盖中国的语言文字早已接受了努尔哈赤、多尔衮、哈尔滨 和齐齐哈尔这样的人名和地名。 虽然各地的方言特征都不一样,但是你这么粗略的划分肯定是不对的。 东北、北京人说话容易带儿化音,山西、山西等地只有在句末偶尔带儿化音,山东胶东地区卷舌音比较明显,山东其他地方、河南、河北、天津等地儿化音只出现在个别词中,其他没有明显卷舌音。
  • 5楼网友:毛毛
  • 2021-03-04 07:17
一般不能读出来,但在特定场合可以读出来。 在普通话的朗读中,儿化音不应该分解开来读。但在诗歌、散文、歌曲等抒情类文体艺术中,有时为了押韵和表达感情的需要,可单独发儿化韵的音。 儿化音在北方话中比较常见,在南方方言中较少。因此,南方方言中一般会单独发儿化韵的音。 儿化音,如同子变韵、D变韵一样,作为一种词根单字本音的派生音,属于包括变声、变韵、变调的变音的一种方法。很多方言体现了韵母的改变,但也有一些方言同时有声母和声调的变化。 扩展资料: 普通话里的“孩儿”二字,如果这里的“儿”充当儿化音,那么这词读作har,如果是当“儿”字本身使用呢,经常听到“父亲,孩儿知错了”类似这样的电视台词,这里的孩儿是清楚读作两个音节haier的。 那么区分是否是儿化音就显得简单明了了。要了解不少r音来源于中古汉语中的n。如日本(ri ben)在日语中是(nihon),在吴语台州话中,读作(ni ben)。 忍者(ren zhe)在日语中和台州话中的读音都是(nin ja)。比较常见的有:昨天:昨日儿(zo ni'n);明天:天儿亮(ti'n liang);后天:后日儿(he ni'n)。日字本读做ni,却在上述短语中读作(ni‘n)。 因此,认为在台州话中的儿化音也是以n音结尾的。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它违背了儿化音本身的定义:字音韵母的最末一个音素发音动作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即前一个动作妨碍了后一个动作的发生),两者发生冲突,妨碍了卷舌动作,儿化时韵母发音就改变了原本的读音。 吴语是平舌音语言,没有卷舌音,不存在卷舌动作,那么也就不存在“与卷舌音发生冲突”导致的音变现象。所以吴语中做结尾的n音不是儿化音,而是“儿”字正式念出来的本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化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