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每晚做梦好不好

答案:6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07:33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3-21 18:26
我每晚做梦,第二天起来都会好累,而且都不记得昨晚梦见了什么,这是什么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3-21 19:58
做梦对身体的影响要因人而异,只要你感觉正常天天做梦也无所谓的,但感觉累的话就要调理一下了,比如入睡前喝一杯牛奶,实在不起作用就去看看医生吧,不要忽视自己的健康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3-21 23:25
不记得倒是好的。如果经常做梦,早上起来历历在目的话,就说明睡眠质量不好了。我睡眠不好,以前经常做恶梦。现在好多了,做梦就少了,或者做梦不记得。
  • 2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3-21 23:08
经常做,就不好了,建议看看医生.否则,会神经衰弱的。
  • 3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3-21 22:34
每个人每晚都会做梦,很正常,而且很少有人能记得梦境的内容,即便是记得,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 4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3-21 21:26
做梦好 做梦会使身体得到很好的恢复 而且在睡觉中做梦身体会分泌一种东西 对真体有好处 养精蓄锐
  • 5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3-21 20:11
人为什么会做梦? 梦发生在睡眠过程中,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一条生活经验。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者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指出:“一切梦的共同特性,第一就是睡眠。” 梦发生在睡眠过程中,这种认识也为现代研究所证明。现代对睡眠与梦的研究发现,睡眠实际上包括两种状态,一种是非眼球快速运动的睡眠,又叫正相睡眠,在这个阶段中,没有眼球快速运动;另一种状态称为眼球快速运动睡眠,又叫异相睡眠,在这个阶段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睡眠中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在睡眠过程中,这两种状态交替发生,呈周期性变化。当睡眠进入眼快动睡眠阶段时,睡眠者往往正在作梦。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睡眠实验室报告,从眼快动睡眠中唤醒后对梦的回忆率为90%~95%,有个别报告低于这个数字,但最低有74% 。因此,眼快动睡眠又被称为有梦睡眠,而非眼快动睡眠被称为无梦睡眠。有梦睡眠与无梦睡眠,共同构成了整个睡眠过程。因此,梦完全有赖于睡眠过程,是发生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在我们曰常生活中,有许多人经常会因夜晚做的梦而困扰:或担心做的梦有预兆,或担心梦多会影响健康。其实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只要我们对梦的产生有正确的了解,就能排除对梦的恐惧心理。 在潜意识中,心灵仿佛一个“活在我们心中的原始人”,他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而心灵正是通过梦来启发我们,来揭示我们的心灵活动。释梦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技术,正是通过“梦”这一心灵的揭示体来打开心灵的大门,从精神分析法来窥视心灵的隐私,利用科学的方法从释梦开始来进行整体的心理咨询过程,探寻心理的健康。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作用并不是释梦本身,而是释梦的整个过程,并由此而展开的心理咨询。梦,释放一种信息,释梦就是来解释这些信息,而信息是需要破译的,需要解密的。在梦与心理咨询的关系中,心理咨询师就是破译者、解密人,来访者就是梦的主人。梦是情绪的再现。境,是铺垫,让人有个联系的因素。任何一个梦都有境,我们通过境来联系,从而促成释梦,并且达到展开整个心理咨询过程、净化心灵的目的。例如“鞋”,它的作用就是保护脚的一个东西,没有它,脚就会难受,因为我们可以理解为“鞋”是保护力量的象征。 在我们曰常生活当中,有许多人经常会被夜晚睡眠中做的梦而困扰。一会儿担心做的梦有预兆吗?一会儿担心梦多会影响健康吗?每个人都做过梦,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进行“圆梦”“释梦”、“解梦”,把梦的本质搞得十分玄虚与神秘。随着科学进步的发展,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原来人人都会做梦,夜夜都会做梦。做梦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我们应该消除对梦的恐惧心理。 俗话说:“曰有所思,夜有所梦”。做梦的内容五花八门,是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情绪、健康状态等有关。临近考试的学生,经常会梦见在考场应考的情景;父母常梦见远离膝下的儿女。梦的内容也与做梦者当时的生理感觉有关,当尿憋得厉害时,会在梦中到处找厕所;当自己的手压在胸前时,会梦见有人压在自己身上喘不过气来。而当你近来生活顺利,情绪良好,健康状态甚佳时,常常会做好梦,反之,假如你近来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强烈情绪刺激,心情沉闷,或身体已发生某些尚未被觉察的疾病,即常会做噩梦。如有人梦境中梦见喉咙被人掐住,痛苦万分,后来果然发现扁桃体发炎;有人梦见酒醉想吐,可能是溃疡病的显蛔;有人梦见坠落深渊,梦中醒来后仍心有余悸,心跳加快,可能是冠心病的预兆。由于疾病发生之初,病症刺激微弱,白天难以觉察,入睡后外界干扰减弱,病症微弱的刺激便可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在梦中会出现不适或恐怖感受。 当我们揭开梦的秘密后,就不必担心做噩梦了。当然为了避免或少做噩梦,应尽量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性格开朗,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睡眠姿势正确。 做梦本身是不会影响睡眠与健康的,问题就在于有些人对待噩梦的心态不健康。根据脑电图显示:当大脑处在积极兴奋状态时,出现频率较快的快波,当人们入睡时,脑电波的频率明显降低。生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睡眠中不止出现频率慢的慢波,也出现频率快的快波,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慢波睡眠阶段与快波睡眠阶段是交互出现的,其中以慢波睡眠时间较长,可达一个半小时,而快波睡眠在半小时以内。如此交替出现四、五次,度过一夜的睡眠。快波的出现是大脑神经细胞进行活动的一种表现,它表现此时人们正在做梦。虽然脑电图显示眼球在快速转动,心电图显示心跳和呼吸也加快,但却很难醒来,这时睡眠是深沉的。因此,科学家研究表明:常做梦是保护大脑健康所不可缺的生理活动的一环。 但是,如果经常做恶梦,或者经常重复同一个梦,醒来后会让我们感觉非常疲惫、困惑和焦虑,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乃至身体健康。因此,运用科学的释梦方法解读梦境,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自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冲突,而且能够达到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