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皇太极陵是怎么设计的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09:12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4-11 20:07
据说是什么宝盒的样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怙棘
  • 2021-04-11 20:17




皇太极陵-外形结构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是清“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正红门内参道两侧有石雕擎天柱四个,园内陵道左右建有碑正红门内参道两侧有石雕擎天柱四个,园内陵道左右建有碑楼、华表、擎天柱、立象、立马、卧驼、麒麟、座狮、獬豸等石兽,两两相对。其中石马名叫“大白”、“小白”,是仿照皇太极生前两匹爱骥雕造的。北面正中建有碑楼,内立“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


碑楼北面的方城、月牙城、宝城是昭陵的第三部分。方城内以隆恩殿为中心,东西有配殿,四角建角楼,隆恩殿是陵墓的享殿,城北紧连月牙城,宝城正中突起的半圆形土堆,称宝顶,其下为葬置棺椁的地宫。昭陵建筑完整又独具特色,既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是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


陵区南北长、东西窄,从布局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下马碑到正红门。最南端是下马碑,其北为华表和石狮。石狮之北建有神桥及涤品井一眼。神桥往北为石牌坊。石牌坊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小跨院。东跨院是更衣亭和静房。更衣亭是皇帝祭祀时更换衣冠及小憩之处。静房是御用厕所。西跨院是省牲亭和馔造房。省牲亭是祭祀时宰杀牲畜及家禽的场所,馔造房是制做祭品之处。最后是石牌坊。


第二部分从正红门到方城。正红门是陵寝正门,此门周围是环绕陵区的朱红围墙。正红门内有一条南北笔直的“神道”,神道两侧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一对,石狮子一对,石獬豸(xie zhi 音:谢志,是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一对,石麒麟—对,石马一对,石骆驼一对,石象一对。这些石兽统祢“石象生”。再北,在神道正中有神功圣德碑亭一座。碑亭两侧有朝房。


第三部分包括方城、月牙城、宝顶等。方城正门为“隆恩门”,城门上有楼。城墙四角有角楼,是祭祀活动中士兵站岗的位置和休息处。方城正中是隆恩殿,两侧有配殿和配楼。隆恩殿前的空地上有一个孤零零的小石亭子,走近才知道它叫“焚帛亭”,是祭祀时候焚烧纸钱和物品的,看来古代人就知道环保。隆恩殿后有二柱门和石祭台,再后是券门,券门顶端为大明楼,步入券门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两侧有“磴道”,可以上到方城城墙上。月牙城之后是宝城、宝顶,宝顶之内为陵寝的地宫。

在陵寝西侧,与宝顶遥遥相对还有一组建筑叫“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园寝”,是安葬太宗众妃的茔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4-11 21:23
一、昭陵概况 考察完福陵,一行驾车赶往昭陵。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 二、昭陵传说 昭陵(又称北陵)是大清朝的创始人——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这座陵墓并不像其它很多帝王建陵那样依山而建,而是建在一片平地之上。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这个位置的选定与皇太极所崇拜的一种神圣之鸟——乌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传说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率兵在一次偷袭中中了宁远守将袁崇焕的埋伏,他的人马被打得丢盔卸甲、四散奔逃,在逃跑中又相互践踏,死伤无数。皇太极也因为身边的侍卫死的死,散的散,不得不只身落荒而逃,不料此时战马又被绊倒,他被抛出一丈多外的地上,摔得头破血流,一步也动弹不得。此时明军的追杀声越来越近,皇太极陷入了绝望之中,索性闭目等死。正在此时,天空中飞来一群乌鸦,“呱呱”地叫着纷纷落在他的身上,瞬间便覆满了他的全身。不久,明军追赶过来,看到这种情景,认为是乌鸦群在争食死人的尸肉,遂掉头而去,皇太极因此得以死里逃生。这次传奇经历之后,皇太极就把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乌鸦定为了神圣之鸟,严禁八旗官兵擅自射杀。后来,有的王公贵族为了迎合圣意,竟然专辟圈地做为饲养乌鸦之所,并用皇太极赏赐的银两雇人饲养乌鸦。这样一来,既取悦了皇帝,也很容易升官发财,平步青云。 皇太极晚年的时候,为了给自己修筑陵寝,也曾派出不少能人四处探查风水宝地,但均不如意。一天黄昏,皇太极率众于近郊游猎,见一只野兔窜闪而过,便独自搭箭驱马,奋力追赶。可是追了一会儿,野兔便突然不见了踪影。皇太极正在茫然四顾地搜寻之间,忽然一片乌鸦的聒噪之声传了过来,循声望去,只见前面荒林之中坐落着一个大土丘,土丘上落着一大群乌鸦。皇太极见此情景大喜,自语道:“朕生前曾受此物庇护,死后也当如此。” 就这样,那个乌鸦云集的大土丘被定为了皇太极的陵寝所在地。数年后,就成了今天的昭陵。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