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代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00:27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03-01 05:49
魏、晋时代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3-01 06:07
九品中正制: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主要考察依据: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
主要考察依据: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3-01 07:47
官名。 秦末 陈胜 自立为 楚王 时置,掌纠察群臣的过失。《史记·陈涉世家》:“ 陈王 以 朱房 为中正, 胡武为司过,主司羣臣。” 三国魏 立中正以藻别人物, 晋南北朝 仍之, 唐 废。《晋书·刘毅传》:“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 魏氏 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宋王谠 《唐语林·文学》:“近代有中正。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自立前,尚书陈群立九品官人之法,于州郡各置中正,任识别人才之责。魏曹芳时,司马懿执政,于州置大中正,于是又有大中小中正之别。州的大中正,亦称州都,吴有大公平,即魏之大中正。晋、南北朝均有中正,隋尚有州都。唐无。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